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9-08-21 15:38:01 热度:422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 温竞华)老林罹患鼻咽癌,治疗手段均已无效后转入安宁疗护中心,在医护人员专业化、人性化的照护下,老林从癌痛中解脱,对生活的感恩替代了对死亡的恐惧,他自己已不能吞咽,却嘱咐妻子给医护人员送去鲜花和蛋糕。与家人享受了人生最后的时光后,老林在一个除夕安详地辞世……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诠释了安宁疗护的医学真谛。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医学人文大会舒缓医疗与人文关怀论坛上,专家表示,我国安宁疗护已迎来发展的春天,下一步需从国家层面规范培养,加强医护人员人才建设,引导社会正确认识。
安宁疗护即临终关怀,旨在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委会主任施永兴介绍,安宁疗护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以来发展一直缓慢,国际机构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显示,在80个受访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排名第71位,意味着仅有1%的人可以享受到临终关怀服务。
“三重现状使得我国安宁疗护的需求日益迫切:一是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带瘤生存的患者日益增多;二是老龄化程度加剧,需要医护综合诊疗的老年一体多病人群众多且生存期长;三是大量严重疾病终末期患者面临生存质量低下、医疗成本巨大的双重压力。”国家卫健委健康司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特聘专家、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李玲说。
为此,近年来,我国安宁疗护在政策主导下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17年,国家层面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相继出台,并在北京市海淀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普陀区、河南省洛阳市、四川省德阳市开展了首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安宁疗护服务共服务患者28.3万人,提高了疾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同时,首批试点地区还探索推动出台了促进安宁疗护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多位专家同时表示,我国安宁疗护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生死教育未普及、医务人员人才储备不足和服务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等都制约着其发展。
“中国安宁疗护的最大瓶颈是文化问题。社会普遍谈死色变,死亡教育仍然很欠缺。”施永兴说,生死教育在安宁疗护中非常重要,一方面,医护人员要承认现代医学并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味地以治愈的理念对待所有疾病,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徒增病人痛苦;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大众转变观念,正视死亡,从青少年开始培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李玲强调,安宁疗护是个独立的学科,需要医护人员专业、主动、态度温和、有人文关怀,与患者共同制定适宜的诊疗决策,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并不是简单的护理,医生和护士必须经过完善的岗前培训。
专家提出,我国安宁疗护机构和人才建设还存在鱼龙混杂、不够规范的问题,一定要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地发展。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已启动第二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范围扩大到上海全市和北京市西城区等71个市区。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此前在相关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下一步将完善进入安宁疗护阶段的有关标准规范,如专家共识、安宁疗护用药指导等,争取通过经验的积累,尽快把安宁疗护在全国全面推开。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3
2024-11-23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