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9-05-18 13:15:38 热度:687
珏 晓
5月18日是世界哮喘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定为“全程管理,控制哮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亿人患哮喘病,中国约有3000万哮喘病患者。哮喘带来的疾病负担与肝硬化、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相当,它甚至可以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而且哮喘至今仍然是不能根治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专家提醒,当前气温变化大,因此也是哮喘病复发的高峰期。只有有效预防、规范治疗、加强管理,才能控制和降低哮喘病的发生。
哮喘病与遗传和过敏有关
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哮喘患者气道常常会有3类问题,气道阻塞、产生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哮喘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同时伴有或不伴有胸闷、咳嗽,夜间及早晨为多发期,常与天气变化、或冷或热、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但严重者可能会因窒息而致死,其病因包括遗传、过敏等。
据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刘国梁介绍,一旦确诊为哮喘,应尽早开始规律地进行控制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目前哮喘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吸入控制药物治疗。近期北京等地杨柳絮纷飞,导致季节性花粉过敏患者大幅增多,这些杨柳絮一旦被吸入呼吸道,就会加重哮喘症状。因此,建议哮喘患者加强个人防护,出门佩戴口罩或减少外出,尤其要坚持规律用药,过敏症状严重者可以进行抗过敏治疗,或在过敏季节到来之前提前进行脱敏治疗。
哮喘需规范治疗全程管理
哮喘防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全程管理。哮喘治疗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对吸入药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全程管理的关键措施是提高哮喘病的监测水平,包括规范监测肺功能、肺部听诊以规律控制药物使用等。
专家表示,哮喘是由气道慢性炎症引起,导致支气管收缩,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不适症状。能否有效控制哮喘,与患者自我管理有很大关系。因此,哮喘患者要正确认识疾病,应认识到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并了解正确的治疗方法,主动参与到哮喘控制和管理中来。
以下3个方面对哮喘治疗有很大帮助:
首先,哮喘患者需要记好“哮喘日记”,内容包括当天气温、气压、饮食、运动、生活环境和工作状况等,并做好当日用药、剂量和病情评估的记录,以便及时、客观判断哮喘病情的变化。其次,哮喘患者需知悉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并能够针对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第三,要尽量避免接触哮喘的发作因素,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方法,特别是干粉吸入粉剂、定量气雾剂、储雾罐、雾化器等吸入装置;针对日常治疗和急性发作,选择合适的医疗资源。
哮喘虽不能治愈却可控制
科学认识哮喘,消除对哮喘治疗和预防的误区,让哮喘病患者更好地管理哮喘。
每个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唯一的症状只是慢性咳嗽,特别是在夜间;而有些患者则会在运动后出现胸部紧迫感、气短或喘憋;还有些患者在接触过敏原或烟雾后,会出现持续的喘息;有些青春期少年因为学业压力,产生紧张情绪而发生哮喘……
春季是柳絮飞扬、花粉飘散的季节,这对过敏的人群而言,威胁很大。到了秋季,残留在床单、被罩上的蟑螂、螨虫的尸体,也是导致哮喘的重要因素。
除了季节的变化,哮喘还与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过敏原的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大哭、气候变化等有关。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不断地加以治疗,千万不能擅自停药。哮喘管理的长期目标是控制好哮喘,即使得了哮喘,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参加各种运动,同时减少未来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减轻气流受限的症状,以及减少治疗药物带来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链接
诱发哮喘因素及预防措施
过敏因素 哮喘患者如果能够找到自己的过敏源,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哮喘发生。尘螨、猫狗等动物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引发哮喘的重要过敏原,家中的被褥、床垫容易聚集螨虫,因此建议平时勤换勤洗,尽量放在太阳下暴晒。
非特异性理化因子 如吸入烟、尘和植物油、汽油或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和咳嗽,在气道高反应的基础上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微生物感染 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呼吸道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更易引致小儿哮喘发作。
过度劳累 突击性强烈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紧张的竞技性运动,均可诱发哮喘。哮喘患者平时尽量不要过度劳动,运动要适度。
精神因素 情绪波动可以成为诱因,诸如忧虑、悲伤、过度兴奋甚至大笑均可导致哮喘发作。
职业性因素 这方面涉及面广,如制药工业、化工企业的工人,对某些药物或原料过敏,医护人员对某些药物过敏等。
气候因素 天气突然变化或气压降低,都可激发支气管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者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保暖、添加衣物。
综上所述,哮喘病人应做以下预防:体育锻炼;呼吸调整;避免诱发因素;饮食调养;食药预防。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10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