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8-03-15 15:10:40 热度:1564
马福昌代表(青海省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营养与健康研究室负责人)
干疾病防控工作,一年之中有四五个月在下乡。基层百姓对健康问题的诉求,我平时认真倾听,注意收集。
如今日子好了,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传染病一般能控制,但不少人对慢性病的危害,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形势不容乐观。
慢性病治愈较难,但可以有效预防。例如,青海农牧区以前吃肉多,为了助消化,牧民熬茶时总爱放点盐,但摄入盐过多,容易引发高血压。我们这些年通过走村入户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很多牧民改掉了这个习惯,有效降低了患高血压的风险。
现在,总体上还没有形成重视慢性病预防的大环境。我所在的疾控中心,承担全省的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慢性病死因监测、学生营养监测等项目。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把防治疾病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落实到位,还有欠缺。
当前我国疾病防控情况呈现“倒三角”,越到基层越薄弱。待遇较低,留不住人,队伍不稳,学医的宁可去医院边缘科室,也不来干疾控。慢性病防治都是免费上门服务,公共卫生资金“大蛋糕”切给基层比较少,很多疾控机构经费不够用,开展慢性病防治有心无力。
这个难题怎么破解?我建议国家进一步增加疾病防控经费,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合理提高待遇。另外,在健康扶贫工作中,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以前健康扶贫大多局限于免费义诊、送药,医生走了,病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在疾病预防保健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科研科普。
(本报记者 何 聪 郑 轶)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