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软硬件都要强,“守门人”不好当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7-11-17 06:12:25 热度:754

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医生郑文慧——

本报记者 李红梅

  2016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41.0万张,其中医院568.9万张(占76.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4.2万张(占19.5%)。
  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22728万人,比上年增加1674万人(增长8.0%),年住院率为16.5%。其中医院17528万人(占77.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65万人(占18.3%),其他医疗机构1035万人(占4.6%)。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 制图:张芳曼

  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在江苏一个小岛上,润扬大桥修通前,镇上的人去市里只能坐船,全镇1.4万人看病,都要指望镇卫生院。
  世业镇卫生院始建于1956年,在岛上已存在61年。设施齐全,配备了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还有排队叫号、预约诊疗、电子病历等信息化系统,健康小屋里配齐了智能化自助设备,可以帮助完成居民健康档案随访工作。卫生院有“全—专门诊”,即本院全科医生和市康复医疗集团专科医生联合开设的门诊,目前已开设了心血管、糖尿病、精神病、中医内科、中医康复等5个联合门诊。
  郑文慧是卫生院心血管疾病首席医生。这个“首席”当得可不轻松。2015年,郑文慧被送到市一院集中培训了半个月,此后每周要去市第一医院培训,有时还会去省级医院教学查房。市第一医院与卫生院同为康复集团成员,每周市医院的专家都下到镇卫生院,郑文慧和专家一起会诊。
  世业镇失独居民管理率100%,慢病患者签约率84.5%,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率均在92%以上。除了联合出门诊,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郑文慧的主要工作。73岁的魏定瑜是她签约服务的一名患者,住在东大坝村,血压、血糖偏高,在郑文慧家庭医生团队管理下,他通过饮食、走路等控制血压、血糖,虽患高血压10多年,但不需要吃药。如果要做检查,卫生院有健康小屋、远程会诊系统,直接把片子传到市一院,医生诊断传回卫生院。
  跟市里的专家一起联合出门诊,郑文慧觉得很有收获。她坦言,要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自己仍需不断学习。“心血管疾病非常专业,以往高血压只能在大医院诊断,如何提高基层诊断能力?如何规范化管理高血压,配合大医院专家做好日常管理,减少并发症?在家庭签约服务这一块,如何提高到村里随访质量,同时规避上门执业风险?我们要加强学习,相关制度也应尽早到位。”想到这些,郑文慧觉得担子挺重。
  收入低、缺人才、服务能力较弱,是我国卫生院发展的普遍短板。全科医生队伍虽然建起来了,但执业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还要进行规范化的培养,更好地应对基层常见病、慢性病。郑文慧说,眼下虽对一些慢性疾病开展了健康管理,但是怎么规范化进行、实施路径是什么,仍需要明确和加强培训。“目前的收入水平难以留住人才,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她说,眼下卫生院虽然开设了远程会诊系统等,但只解决了硬件问题,人才、管理这些软件配备到位了,才能真正适应居民新的健康管理需求。
  
  专家开“药方”?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的论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从过去解决“缺医少药”问题,到现在解决“看病问题”,再到未来重点解决健康问题,我国健康卫生工作的理念不断提升、内涵不断丰富。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方针,将健康同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相结合,将社会系统与卫生系统协调配合,构建系统化、网络化的健康政策体系,重点解决横向不协同、纵向不顺畅的问题。
  二是政府要在一些影响健康的基础性因素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空气、水、环保及食品安全问题。
  三是抓紧研究制定健康领域的产业规划、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健康无小事,缺乏规划和质量标准,宏观调控和加强监管就没有依据。
  四是抓紧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监管体系。过去的监管条款、监管内容及手段已经落后于现实需求。
  五是优先放手发展健康领域的社会组织,这些资源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  王虎峰
  (本报记者  申少铁整理)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