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中国科学家——揭示衰老基因机制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7-11-13 05:57:30 热度:740

张家伟

  衰老是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究竟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衰老过程?
  中国科研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基于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基因研究,他们发现了一条会影响衰老速度的信号传导通路。新发现将有助于科学界加深对健康衰老过程的认识,并找到延缓这一过程的方法。健康衰老主要指没有涉及显著生理功能下降的正常衰老过程。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博士领衔的团队在实验室中观察了雄性秀丽隐杆线虫在衰老过程中的交配、进食和运动能力的退化情况。他们发现,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野生线虫在行为退化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发现名为rgba—1和npr—28的两个基因发生了变异,这些遗传变异可调节线虫的衰老过程。
  报告第一作者、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尹江安说,他们发现遗传变异会影响一条将神经胶质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连接起来的神经肽信号传导通路,进而导致不同野生线虫交配能力和进食行为的退化速度出现差异。不过,该信号通路的遗传变异并不会影响线虫的运动行为。这也提示,对不同的行为来说,退化的调控机制可能不同。
  蔡时青团队先前研究显示,一些长寿基因虽可显著延长动物寿命,却不能延缓动物行为退化,这表明寿命和衰老的调控机制可能不同。本次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新发现的信号通路并不会影响线虫寿命。
  尹江安说:“调控个体间衰老速度差异的基因已经历长期进化选择,对动物生长、繁育和年轻时期的行为能力一般没有不良影响,这些基因很有希望成为抗衰老药物的靶点。因此,进一步研究影响个体衰老速度差异的原因有助我们全面理解健康衰老机制,并有望为延缓衰老带来新的方法。”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