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7-10-13 14:47:37 热度:1207
记者 唐弢 朱涵/杭州报道
黄勤没料到,87岁高龄的她,竟因揭露“保健品坑老”乱象成了“网红”。
20年前,黄勤从浙江大学心理系退休,回到广州养老。退休后,她先后购买了不下40万元的保健用品。经历了无数次诱惑和欺骗后,她决定站出来,借亲身经历揭露乱象。
老人缘何经不住“诱惑”
黄勤最初接触保健品,是因为她被确诊患了糖尿病。“那时候,就想早点把病治好,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要吃4款保健品。”黄勤说。2010年老伴患病离世,黄勤的孤独感和恐惧感越发强烈,也进一步加深了她对保健品的依赖。
六万元的频谱治疗器、一万多元的按摩床、三千多元的红外线足部治疗仪、一千多元的负离子发生器……都进了黄勤的购物清单,“那段时间,对身体的任何不适都很在意,而买来的这些东西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寻求一个心理安慰。”
在黄勤看来,老年人买保健品并不一定是因为无知,“所谓的期待、恐惧、孤独、从众感,最终都会转化成老年人自己的生死观和健康观,也成为他们掏腰包的动力所在。我们也知道保健品不是灵丹妙药,但即使吃过亏后,下次却还是要买。我们总是想着,这东西万一有效了呢?就算无效,也吃不死……”
购买保健品,黄勤先后花费了不下40万元。她将自己的经历通过网络和图书披露后,引发众多网友和读者的关注和讨论。有人赞她以高龄揭露行业乱象的勇气,也有人把她当作“人傻钱多”的实例。
面对外界不同的眼光,黄勤的回应多少透出些无奈:“不是所谓的‘人傻钱多’,只是每个老人在心底都有一个软肋,那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打“亲情牌”成推销套路
对保健品的推销员,黄勤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小鬼”。十几年来,她跟不下一百位“小鬼”打过交道,自己也成了“小鬼”们重点的“照顾对象”。
令黄勤惊讶的是,除了时常的电话问候,有的推销员甚至能准确掌握自己的动向。每次黄勤生病住院,都不断地有保健品推销员到医院来探望她,“有送水果的,有煲汤的,更有甚者连内衣都帮我洗了。”
在黄勤眼中,“小鬼”们都很热情,而且很有耐心,他们从不单刀直入向你推销产品,而是更愿意陪你说话、帮你解闷,成为你的“朋友”甚至“家人”。他们会像家庭医生一样提醒你身体的状况,也会像街坊邻里一般帮你搭把手、干个活。
“很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自己身旁,突然冒出来有一个对你知冷知热的人,戒备心就放下了。这时候,要是他再向你推荐产品,你就会心甘情愿地掏钱了。”黄勤说。
一次讲座上,一位经理当众讲述了她年幼丧亲的故事,并跪在台上哭着喊老人们“爸爸妈妈”。很多人为她流下热泪,并上台拥抱她。那天,单份5000元的产品卖出了一百多份。
在黄勤看来,所谓的“亲情牌”是“保健品推销”屡试不爽的套路。“越是熟悉的‘小鬼’坑我的钱越多。一旦他们走进了你的心,再戳中了你的病,到时候你想不买都难。”黄勤说。
商家靠“忽悠”坐地起价
“我写这些东西,说这番话,并不是质疑所有的保健用品,而是在批驳这个行业毫无底线的暴利。”黄勤有高血压和高血糖,对这些病的治疗方案特别敏感。
“一个‘小鬼’就向我推荐了一台频谱仪,用一些我听不懂的术语把抗高血压的功效说得天花乱坠。”一台频谱仪要6万,黄勤也曾犹豫,但架不住推销员越说越神。甚至,推销员还搬出“在太空做过实验”这些现在想来实在幼稚的说辞,黄勤最终还是掏了钱。
黄勤说,老人对专业术语不了解,对保健品价格通常也没有一个准确认知,一般是推销员说多少就是多少,这就给了商家很多坐地起价的利润空间。
保健用品买了多年,也上了很多回当,黄勤现在几乎能判断出大部分保健品的市场差价,“就拿那台6万元的频谱治疗器来说,成本价2万,有没有用我不知道,但就这让他们赚了4万。”
“老人依赖保健品,一是相信保健品有用,二是对推销保健品的人有种情感依赖。而那些推销的人,正是利用这两点,让保健品价格虚高产生暴利。”黄勤说:“这样的行为,破坏的是整个保健品市场行业的良性发展。”
在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看来,扼住“保健品坑老”的喉咙,既要强化源头治理,管控好市场价格,又要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此外,无论是子女还是社区,都应当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怀。“一方面帮助老人提高对保健品的认知和研判能力,另一方面也抵消老人从推销员那里得到的假意关心。”杨建华说。
如今,在保健品上“收了心”的黄勤过得很充实,拍了提醒老年人防骗的视频,新书《健康的金钥匙》也已交稿。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老年朋友们:与其恐惧死亡,不如好好珍惜当下,做些有用的事。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12
2024-11-30
2024-09-25
2024-09-21
2024-09-20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