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7-02-03 18:19:41 热度:578
李红梅
朱慧卿绘
●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不能让大病患者无助等待。应进一步完善健康保障体系,守住居民生命底线,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前不久,亲戚一家从河北来京看病,住在医院附近某旅馆里半个月,最终病情确诊了,住宿费也花了5000多元。旅馆里来来往往的都是看病的人,每个人病情不同,但看病经历却大致相似——病情难治、钱花得多、等待漫长。
最近媒体报道了北京的“癌症旅馆”,一群到肿瘤医院看病的癌症病人,图便宜住在附近农家旅馆,每天在等结果、等床位的状态下生存。等待让很多人感到绝望,尤其是那些“带着最后一笔钱,留着最后一口气,寻找最后一个希望”的大病患者。在北京,每天有70万名外地患者涌入,其中大量是疑难重症患者,如果每个患者等待成本以千元计算,那将是无比沉重的负担。
人体就像一台机器,用久了总会有磨损,甚至遇到不可逆的大损坏。大病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相当于一场灾难。虽然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但仍赶不上疾病发展的速度。很多大病的治疗,需要依靠特效新药、新技术、新疗法。这意味着,患者要承受高昂的代价。而这仅仅是疾病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还有大量间接负担,比如丧失劳动能力、误工损失、交通住宿费用等。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很难靠一己之力扛过大病灾难。一场大病,往往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不能让大病患者无助等待。国家应筑牢健康保障体系,守住居民生命底线,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在全世界,疾病负担都被视为一种风险,对抗疾病风险的费用超过家庭支出的40%,家庭可能入不敷出,面临倾家荡产,因此被称为灾难性支出。为防止灾难性支出发生,许多国家一般采用风险分担的办法,即建立保险制度,用大数法则覆盖风险。2012年,我国开始试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但是,很多大病药品、项目不在报销范围内,且起付线太高,看大病往往需要出县市,异地报销比例太低。一道道“隐形门”,把不少大病患者隔绝在政策之外。因此,拆掉报销政策障碍,提高大病保障水平,仍需更多部门共同发力。
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保障大病患者看得起病,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在深化医改中,政府应加大对大病保险保障的力度,提高实际报销比例,扩大报销目录,衔接多项救助制度。同时,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尽快缩小区域医疗技术水平差距,让大病患者更有底气。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