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6-10-14 09:53:56 热度:550
记者 赵宇飞 杨振海/重庆报道
近年来,重庆永川区通过整合信息资源、统一数据标准等方式,成功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了全区三级医疗机构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从而唤醒“沉睡”在各医疗机构的海量数据,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助推分级诊疗的实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
整合资源统一标准 打通医疗“信息孤岛”
2013年以前,永川区各医疗机构就已分别建成医疗信息系统,但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整合力度不够,各单位犹如一个个封闭的“信息孤岛”,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永川区卫计委主任邹光明介绍,2012年,永川区在各级医疗机构铺设了专用网络,并投资近800万元建成区域数据中心,将全区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居民健康档案等数据信息集中起来,为打通“信息孤岛”奠定了数据基础。
各医疗机构数据标准不统一,是打通“信息孤岛”的最大障碍。2013年,永川区对全区卫生信息数据进行了清理整合,利用专业工具实现了数据的异构采集和清洗转换,形成统一的标准数据,从而实现了区、镇、村医疗卫生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
记者看到,在永川区医疗数据中心综合系统输入居民姓名,其档案信息、在所有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检查报告单等信息就一目了然,甚至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也囊括其中。同时,该信息平台一直处于实时更新状态,全区医务人员开具的电子处方,以及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信息等均同步上传到平台。
此外,为保护患者隐私,永川区已根据医疗信息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级,还对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设置了不同的权限,例如医务人员只能看到前来挂号就诊的患者的信息,并出台规定明确要求诊疗信息“用途仅限于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唤醒“沉睡的数据”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记者调研发现,永川区“信息孤岛”的打通,成功唤醒“沉睡”在各医疗机构的海量数据,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助推分级诊疗的实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信息共享共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医生江兵说,以前对患者曾经的就诊、用药、检查情况、病史等都一无所知,任何一名患者来就诊都只能“从头开始”,如今只要输入就诊患者的名字,就能看到其所有的医疗信息,依托患者的健康大数据,可避免重复诊断和重复检查,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大大节省了医疗资源。
——线上便捷“双向转诊”,助推分级诊疗。永川区胜利街道70岁的气胸患者熊恩远因病情严重,胜利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无力治疗需要转诊。只见医生在医疗信息平台上轻轻一点,又打印了一张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的转诊单。原以为到大医院看病费时费力的熊恩远,凭着转诊单不用挂号就直接到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全程不超过15分钟。
“以前转诊,都要填写纸质版的转诊单,还要给大医院打电话协调,患者去了还要排队、检查,至少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胜利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周永平说,如今只需要在医疗信息系统点击“转诊”键,患者信息即可传到上级医院,审核通过后,患者就能直接到该医院住院治疗,等患者病情好转,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转回社区康复治疗。
——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提升行政管理水平。邹光明说,以前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大处方、抗生素滥用等项目的监管主要靠上门抽查,难度很大。“如今,通过医疗业务数据的实时更新,我们就能动态掌握处方情况、药品耗材出入库、抗生素使用等信息,从而实现对各医疗机构的动态监管和药品流通环节的全程跟踪,同时也倒逼医院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
据统计,2013年至今,永川区依托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平台,累计为群众节约费用67.8万元,患者平均就诊时间比传统医疗模式缩短一半以上。同时,医疗机构药占比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4.9%;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同比下降3.9%。
完善功能打造“健康云” 复制推广尚需政策护航
医改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说,重庆永川区创新实践的意义在于,首次在一个地市级行政区域内实现了医疗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此前各地的类似实践仅限于医院内部或部分医院之间。若能将其模式予以复制推广,无疑将助推医改的顺利推进。
以台湾为例,其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体系已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形成一个庞大的“云端药历”,任何民众在不同医院看病就医记录都能共享共阅,有效避免了重复诊断、重复用药等问题,每年可节省费用近10亿元人民币。
李玲说,这需要更高层级政府部门的统筹和整合,首先逐步统一医疗信息化的标准,同时要消除医院方面的顾虑和担忧,让医生、医院管理者、企业都有积极性,才能更大范围内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27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19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