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6-08-05 21:52:19 热度:756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首席专家陈代杰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 杨锘摄
新华网重庆8月5日电(晏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超级细菌”的关注,以及各地“限抗令”的逐步收紧,对抗生素生产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日,在2016第33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分论坛上,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研究员、首席专家陈代杰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指出,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峻,许多严重感染疾病面临“无药可选”的境地。在全球范围内,耐药已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魔高一尺,就必须道高一丈”,应对耐药,在控制滥用的同时,作为抗生素生产企业,亟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寻找或研制出更加有效的、低耐药性发生的新型抗菌药物。
抗生素如“双刃剑”三大原因导致产生耐药性
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已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健康,曾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 “抗生素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上市有效遏制了一些世界上原本最可怕的疾病,如白喉、猩红热、肺炎、梅毒等,使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了65岁。”陈代杰说,“但近年来,很多人‘逢病必输’,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使耐药菌株大量催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
据统计,2013年我国抗生素产量达12.12万吨,出口3.43万吨。2014年以来,我国抗生素市场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抗生素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已成为抗生素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而正是这种无节制的滥用,成为耐药菌株发生、发展和传播的最主要原因。”陈代杰说,“‘狡猾的细菌’在与抗生素斗争的过程中,会产生破坏抗生素的酶,可以使得细菌基因突变、可以抗菌靶位结构改变等多种抵御抗生素的“武器装备”,从而导致药物无效;而且某一种广谱抗生素如果在同一地区、同一医院、同一病房广泛使用,会导致这一地区的病原菌都对这一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催生了大量的耐药菌株。”
陈代杰指出,非临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及生产企业和医院不当处理抗生素废弃物,也会对耐药菌株的繁衍和传播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如今人们对家禽、鱼虾和肉制品等的需求日益增加,抗生素会被作为动物饲养过程中的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的生长,这使得人们一方面有可能食用后身体里会累积抗生素,也有可能残留的抗生素经过动物粪便释放至环境,这些微量的抗生素都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原因。另外,生产企业以及医院把含有残留抗生素的废弃物释放到大气环境中,也会诱导细菌变得耐药。”陈代杰说,“很多抗生素对细菌具有诱导耐药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些耐药的基因是已经存在于细菌体内,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基因是沉默的,不表达的;一旦滥用抗生素后,这些沉默的耐药基因就会表达,表现出对抗生素的耐受。”
新型抗耐药菌药物或方法有望代替抗生素治疗
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这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之一。去年,我国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颁布,更是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 “一方面,‘限抗令’的颁布和实施的确使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量有了明显下降,但另一方面,也给抗生素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陈代杰说,“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与应用正被业界和下游用户不断认可和接受。比如益生菌、溶细胞素、免疫刺激、疫苗、抗菌膜肽,这些抗菌药物不仅具有广谱性,而且具有低耐药性、低免疫原性特点,可以有效替代抗生素。”据悉,益生菌作为其中一种抗生素替代品备受人们关注,因为其是一种无副作用、无残留,且能够减少或替代抗生素。它可以为肠道内提供有益微生物、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进而维持调整胃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这种‘以菌制菌’的新型疗法,也是当今替代传统抗菌药物的一个研发热点。”陈代杰说。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杀死“超级细菌”同样备受关注。“该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是一个前沿的科学技术,未到临床应用阶段,但是‘抗生素纳米粒’在某些国家已经开始运用。”陈代杰说,“前不久我看过一篇文章,用纳米粒子携带抗生素可通过生物壁垒,消灭人体器官中的病原体。同时,纳米粒子还可以识别出有害细菌和有益细菌,如果出现细菌突变,独特的纳米粒子还可以在一定的光照下快速改变性能。”
最后,陈代杰强调:“无论何种先进技术的应用,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还需从源头控制抗菌药物滥用,严格管理释放到环境当中的残留抗生素,做到‘零排放’。”人类与细菌的博弈,是一场永恒的战争。
(责任编辑:秋彤)
2024-09-25
2024-09-21
2024-09-20
2024-08-26
2024-08-22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