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白求恩精神,79年薪火相传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6-06-26 09:52:07 热度:1186

刘会宾

  抗战初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领医疗队转战晋察冀,挽救了很多军民的生命。在一次战地手术中,白求恩左手中指不慎被刺破而感染败血症英勇牺牲,把魂永远驻在太行山上。79年岁月积淀、历史传承,白求恩留下的宝贵精神,在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假如战争来临,我们就是下一个“白求恩”
  太行深处,烈日当空,该医院野战医疗所与中部战区陆军某旅开展的联训联保激战正酣。只见,臂戴“红十字”的医护人员行动迅速、熟练,不到20分钟,10余顶帐篷、数台车载方舱已完全展开,一所功能齐全野战医院搭建完成。警笛响起,救护车呼啸而至。“前线运送伤员10名,立即组织救治……”分类、转运、急救,一系列演练一气呵成。参加此次联训联保的某旅领导说:“天气这么热的,训练强度这么大,官兵们依然士气如虹,因为大家知道,身后站着‘白求恩’呢!”
  现场指挥的医院副院长、野战医疗所队长张巨波说,“假如战争来临,我们就是下一个‘白求恩’。”
  穿草鞋,吃咸菜,白求恩融入八路军战场生活的一个个缩影,给医护人员这样的启迪:融入军营接地气,才能更好地服务官兵。去年4月,耳鼻喉科主任李晓明在某部下连当兵时,得知战士赵小武经常头晕,几次险些从炮位上掉下来。经检查,他发现小赵患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李晓明当即找到旅领导,协调医院第一时间安排小赵住院手术,并亲自主刀,彻底根治了困扰小赵多年的顽疾。
  去年以来,医院先后有27名科主任、6名护士长分批下到一线部队当兵锻炼。他们佩戴列兵军衔编入战斗班排,与官兵一起跟班操课、站岗执勤,把诊台设在操场边、炮位前;开展 “青年医师进军营活动”,深入到仓库、哨所和驻训点,探索医疗支援新模式;走进演兵场,与作战部队一道开展联训联保……
  2011年11月17日,陈增华突发重度病毒性脑膜脑炎,生命垂危!来院参加会诊的军地医疗专家作出这样的结论:“这名战士活下来的几率只有10%,即使不死,也会变成植物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医院抽调十几个科室通力合作,修改完善治疗方案30多次。经过医院的全力救治,创造了患者在重度昏迷81个小时、持续抽搐65分钟的情况下恢复健康的医学奇迹。
  服务病人一阵子,病人记你一辈子
  爱之大兮,情必深焉。原心胸外科主任石磊是一位军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白求恩式的好大夫。从医48年间,他恪守“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的承诺,做外科手术上万例,从未发生过一起差错事故,从未收过一次红包、吃过一次请。
  一次,石磊为一名山东农民的独生子成功进行心脏手术。为表达对石磊的感激之情,这个农民花了90元钱买来一块镜匾,请人写上“救命恩人”四个大字送给石磊。随后,石磊让人把镜匾上的字擦掉,退还给商店,又把90元钱塞进了农民的口袋里。离休后,年近七旬的石磊自愿到河南嵩县义务扶贫行医,突发脑溢血,不幸以身殉职后,数万群众含泪为他送行。
  这个医院还先后开展了关注先心病儿童的“爱心救助”活动,对400余名贫困儿童进行救治;开展“健康行走”活动,为50名家庭贫困的糖尿病足和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爱心援助;开展“耳聪工程”活动,筛查老区失聪患者千余名,为20多名重度耳疾患者捐赠助听器、免费植入人工电子耳蜗,让他们重新听到了声音。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