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军医创新“长征模式”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6-04-26 10:24:50 热度:518

——走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医务社工群体

□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吴 莹 汪玉成

    星期二一大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社工部的志愿者徐巧林就来到了门诊大厅。穿上黄色的志愿者马甲,这位老人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洋溢着热情与爱心。几年来,她每周都会定期来这里,为患者提供医务志愿服务。
    自2011年成立以来,长征医院社工部带领这个闻名上海滩乃至全国的军人医务社工群体,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使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打造了医务社工的“长征模式”!
    甘当医患和社会间的润滑剂
    长征医院微创外科中心主任仇明清楚记得,社工部刚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社工部主任柴双带着医务社工轮番出击,介绍社工介入科室的必要性。慢慢地,他被她们的热情所感染。但医务社工在实际工作中到底效果如何?是否符合科室实际情况和满足患者需求呢?他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不久后,这些疑虑被一一打消。
    一次,科室来了一位女患者。每次,仇明向她了解病情,她却总是避而不谈,甚至情绪激动、哭泣,而她的丈夫也是手足无措。这让他这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科主任甚是尴尬。得知情况后,医务社工开始介入。他们积极与她进行接触,聊他们的家庭生活,聊他们的孩子等等。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沟通和交谈,她表达了对手术的担心和害怕。社工把信息及时反馈给仇明,并和他一起向她解释手术的安全性。慢慢地,她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即将出院时,她找到仇明,说要加入术后患者支持网络,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其他患者积极面对病魔。
    患者的变化,让仇明等医务人员和患者们看到了医务社工的重要性,医务社工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作为我国首家引入社会工作服务部的军队医院,他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不走寻常路”。
    该院院长郑兴东告诉记者:“只有将社工视为医院正式工作人员,以医院的一个工作部门而存在,才能真正随着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院社工部经上级批准正式纳入编制。同时,我们也成为全国医院唯一一家让医务社工走社工师专业职称的单位。”
    两千志愿者化作“爱心天使”
    家住黄浦区战士赵成的母亲身患直肠癌,在长征医院治疗。志愿者了解到赵成在西藏阿里守防,巡逻执勤任务繁重,就协调该院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实施最佳治疗方案,全程精心护理。手术顺利完成后,志愿者与赵成取得联系。赵成动情地说:“长征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温暖守防战士的心。”
    近年来,该院组织、管理了一支由2000余名专家教授、心理咨询师、大学生、离退休老干部、外籍人士等各界人士组成志愿者团队,这些志愿者成了医务社工的好帮手。志愿者们开展预防、疏导和化解医疗纠纷,服务部队官兵,营造“健康社区”,为特困病患提供医疗救助,缓解医务人员压力等系列活动,提供志愿服务2.3万小时,服务对象达20万余人次。
    同时,他们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以门诊科工作人员、全院团员骨干青年、大学学员为基础,成立了一级、二级、三级等分级响应志愿者团队,以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有序、高效、优质地投入到援助活动中去。
    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距离现场较近的长征医院承担了最重的抢救任务。医务社工第一时间介入,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启动分级响应志愿者团队。救治过程中,该院没有出现一例伤病员家属因情绪不满,或不了解救治进展而与政府工作人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发生冲突和争执的情况。这其中,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功不可没!
    打造鲜明为军服务社工模式
    碧海蓝天下,海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刘俊、阎少林驾驶战机直冲云霄。而一年多前,他们俩因为夜航训练坠机海上,送入长征医院救治。身体上的创伤治愈了,两位飞行员却出现对未来飞行恐惧等心理问题。社工部及时介入,协调心理专家为伤员进行心理疏导,终于使雄鹰重返蓝天。
    5年来,围绕“姓军为兵”,社工部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鲜明特色的为军服务模式。
    “特色体现在四个‘专’字上。”该院政委陈军介绍,第一个“专”是成立全国首支由军人专属人才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第二个“专”指为军队人员设立的专门场所、专门通道和专门的医护团队;第三个“专”是打造了专门服务于基层官兵的“红十字轻骑兵医疗小分队”;第四个“专”是关注军人家属,并为他们开展专项、专线服务。
    为了实现军人看病挂号就诊“零预约”、取药住院“零等待”,该院在门诊大楼专门开辟500平方米的军人就诊专区,专家、教授坐诊,志愿者全程陪同。对于住院官兵,该院推行志愿者“一对一”温馨服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都是现役军人或者有过军队工作经历,能和战士们说说“心里话”。患者出院后,医院延伸志愿服务,建立“长征关爱热线”,实施“一对一”跟踪随访,指导治疗康复。
    创新还在继续——建立“长征志愿服务关爱热线”,志愿者对住院患者实施一对一跟踪随访服务,成为实现患者出院跟踪随访全覆盖的全国首家医院;建立“关爱使者”团队,将医师、医技、护理人员都纳入到医务社工团队中来,实现医务社工的本岗化、本位化发展……
    “长征模式”没有终点。在探索的道路上,长征人必将打造更响亮的“品牌”,让医务社工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