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6-04-01 23:54:24 热度:960
《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3月23日出版并发布,全球中医药和各国传统医药将由此进入“互联网+”发展新阶段。
《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以17位阿拉伯数字,分类表达中药的品种来源、药用部位、品种类别及其规格、炮制方法等特定编码技术分类及其含义,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国际编码、中国编码规则、药品标准、校验码。中药编码规则适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编码。以标准的形式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固化下来,凸显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维模式。其信息简短、准确、安全,填补了国内以及国际上的空白。
该项国际标准由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廖利平领衔申报,于2012年5月被批准立项。深圳市卫生计生委、深圳标准技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深圳市中医院等国内43个单位,共77名专家,以及ISO/TC249及ISO/TC215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20多个成员国的国外专家联合参与,历经3年多时间,于今年2月8日由ISO投票通过。此前,在国际上尚未建立中药编码体系,也没有编码规则的顶层设计。
该项国际标准成为今年我国主导完成的第一项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同时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内部两个委员会联合承担的首个国际标准,是深圳地方标准转化上升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一个成功案例。该国际标准衔接的项目“《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国家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获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这是我国国家标准项目第一次获此殊荣。(以上信息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