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让医患共享获得感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6-03-29 09:48:32 热度:743

上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带动分级诊疗

本报记者 姜泓冰

  听说有媒体采访,一群市民停下匆忙的脚步,耐心轮候着,非要说说“阿拉咯好医生”。这是记者在上海不同社区进行医改采访时遇上的大同小异的场景。
  “有了家庭医生,居民不爱跑大医院了”
  “我们认识五六年了,杨医生每个月上门看我两次,平时可以随时打电话问。”龙柏社区的汤家镛介绍,社区卫生中心的杨建玲医生是他的签约家庭医生。
  老汤64岁,患有冠心病,搭过支架,要吃很多药。过去在大医院看病,一早排队挂号,看医生却不过几分钟。现在在社区卫生中心就能用大医院的处方延伸配药,还没了三级医院的挂号费和药品加成。
  2015年6月,上海在65家社区卫生中心试点推行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最大亮点是推出“1+1+1”签约服务带动分级诊疗。即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据悉,在19家正式启动“1+1+1”签约服务的社区卫生中心,目前签约居民已达4.78万人,且已签约居民门诊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占77.57%,在社区卫生中心就诊占64.45%。
  “轻松预约专家号,不用再摸黑排队”
  老汤早上锻炼、买菜之后便到社区卫生中心的健康自测小屋,刷社保卡免费测测血压、血糖等。这一天,了解到他最近眼睛不舒服,杨建玲医生帮他预约了华山医院眼科的专家门诊。
  这得益于上海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赋予家庭医生可充分调动的卫生资源:38家二、三级医院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拍片、做心电图等检查,由二、三级医院医生执掌的区级影像、检验中心统一检测分析、出具报告。
  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和市、区(县)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每位家庭医生通过自己的电脑终端登录系统,就能及时完整地掌握签约居民动态健康数据,方便地为病人预约转诊,实现药品物流配送等。
  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家庭医生更具吸引力
  每天上午在社区卫生中心坐诊,下午到社区做健康宣教、巡诊或为家庭病床病人上门诊治——杨建玲每天有着与专科医院同行不同状态的忙碌。在家庭医生管理系统里,她一年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及绩效收入,都已提前知道。杨医生说,她对2015年的收入比较满意。
  年初,上海评选出第三届“市十佳家庭医生”。近几年新设的奖项还包括“全科医师基层服务卓越奖”“社区好中医”等。上海的家庭医生也开始出现在“中国十大最美医生”等全国性评奖行列中。种种激励举措,加上居民认可,让家庭医生和社区卫生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和荣誉感逐渐加强,社会地位大大提升。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