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5-12-31 10:00:20 热度:579
——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娄新徽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从小因为家庭的潜移默化让她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一路经历学生时代的勤奋苦读、工作中的重重磨练,走过了十几年的春华秋实、风霜雨雪,终于成为推动生物传感技术实用化发展的一朵璀璨的花朵。
科研工作方面,她坚持走精品化路线,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总是从长远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能够推动专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成果说话;教书育人方面,她诲人不倦,教导学生摒弃务虚的态度,以踏实诚恳地态度对待工作和人生。她,就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娄新徽。
谈起自己的科研项目,娄新徽兴奋和激动地说:“我们所做的研究工作具有高度学科交叉性和实际应用性的特点,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她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传感器研发和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其学术理论成果备受行业关注,她还在探索引入产业化机制将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真正服务于普通人的产品。
娄新徽详细列举了相关案例解释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情况。
“生物传感器,顾名思义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信息转化为光、电等可直接检测信号的仪器。” 娄新徽说,虽然普通消费者对这个学术名称非常陌生,但是它的实用性却很强。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就是葡萄糖检测仪器——血糖仪,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有了血糖仪,就不用再到医院做检查,在家就可以准确地测定血糖,实用又方便。
“以备受关注的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为例,”娄新徽说,如果利用生物传感器则可以快速检测出环境介质(比如水源、土壤)和食品中是否存在重金属、抗生素等污染现象。娄新徽课题组目前已经研发了一系列用于重金属和抗生素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
在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方面,娄新徽也有突破性的发现,在研究中她发现牛凝血酶能够显著提高PCR的扩展效率和专一性,比常用的牛血清白蛋白效率高几十到数百倍,被BioTechniques(美国)评选为2014年最实用和最有趣的PCR技术进展。
核酸适配体被称为第四代抗体,在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和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已经展示出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中国目前在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技术还落后于美国等国家,为了提升该技术的科研水平,提升国内同行业学者之间的交流,娄新徽还与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师罗昭锋,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员邵宁生一起主办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和技术培训班,为我国核酸适配体领域的交流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因为这种求知若渴的态度,以及在科研中不畏艰难克难攻坚的精神,她不仅积累了深厚的科研经验,还在专业领域屡屡创造佳绩。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8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