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精准医疗“颠覆”疾病诊疗模式 呼吁加快创新药物上市

来源:新华健康 时间:2015-10-17 16:08:28 热度:602

    新华网10月17日电 (刘映)同样的治疗,为何是不同的结局?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疾病诊疗模式也逐渐被“颠覆”。10月17日,在北京胃肠肿瘤精准医疗国际高峰论坛暨CGOG年会2015上,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实验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所长徐瑞华表示,精准医学正在改变新型药物的临床研究模式,政策法规上也要跟随精准医学的模式进行适度改变,加快创新药物的上市。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而对于胃肠肿瘤领域来说,精准医疗存在的意义在于将每个不同个体的临床信息、基因组信息等与患者的治疗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最大化地使患者获益。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中国抗癌协会(CACA)、中国医师协会MDT专家委员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主办,论坛以“专注、汇聚、精准”为主题,邀请了欧美、日韩、中国台湾最富盛名的胃肠肿瘤学家的参会。徐瑞华表示,随着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抗肿瘤药物研发面临新挑战,现有的经典研究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成为临床新药特别是靶向药物的阻碍。徐瑞华说,在精准医学指导下的药物临床研究,包含精准的药物、合适的人群和精准的剂量。而传统的一期、二期、三期程序,时间周期长,费用高;而没有生物标志物指导的研究成功率低,获益小。过去十年,一批新的靶向药物开发成功,但基本都是基于针对特定通道、靶点、突变的单药临床试验结果,也就是仅对部分特定肿瘤有特异效果,但大多数肿瘤并非由单一通道、靶点、突变决定其恶性特性特质,因而这类药物效果不显著或很快产生抗药性。精准医学正在改变新型药物的临床研究模式,通过靶点筛选、Umbrella和Basket方法的应用,开展不同或同一靶点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与此同时,政策法规上也要跟随精准医学的模式进行适度改变,加快创新药物的上市。
    据悉,论坛将持续至18日,内容覆盖食管癌、胃癌、肠癌、胃肠间质瘤(GIST)、神经内分泌肿瘤(NET)、胰腺癌等多个疾病领域,全面聚焦相关瘤肿的最新进展、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比如Heinz-Josef LENZ教授讲授肠癌精准医疗的现状与未来;林东昕院士结合自己在食管癌分子分型领域中的重大进展谈如何推动食管癌诊治的临床实践;循环肿瘤细胞(CTC)国际研究第一团队的Min YU博士介绍CTC指导肿瘤治疗的价值与挑战;熊磊博士结合目前的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在肿瘤临床研究与应用中的发展现状和瓶颈;沈琳教授就目前肿瘤领域热点-免疫治疗在胃肠肿瘤中的基础与临床进行阐述;李健教授讲授从基因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谈GIST精准医学发展方向;Manish A SHA和张小田教授则分别讲授欧美与中国食管鳞癌和腺癌的精准医疗实践。
    同时论坛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胃肠肿瘤病历进行多学科讨论(MDT),通过真实世界病历的讨论加深认识、促进发展。“专注、汇聚、精准”,本次论坛将会更好地推动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协作,极大地推动中国胃肠肿瘤领域的发展,为胃肠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治方法。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