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院士寄语:中西医共融之路会越走越宽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5-06-09 15:31:06 热度:919

本报记者 崔 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
  真正谈到对中医药的认识,源于2003年应对SARS疫情。当时,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的中药连花清瘟胶囊,在应对SARS中显示出了有效性;而随后,在H1N1流感等多种突发传染病的防治过程中,与很多西医界人士一样,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中医药的应用,发现其同样显示出了不输于西药的防治效果。
  在此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中医药的很多核心特点,与当前西医的治疗理念、趋势不谋而合。如中医始终讲求整体观、系统论,而西医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不能只治人的病,而要着眼治疗病的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而西医最新的诊疗观念、趋势就是精准医疗;中药使用如同对阵用兵,善于调动君臣佐使,通过复方来治疗疾病,而西药也越来越认识到多靶点治疗的优势和科学、合理性……如此看来,中西医药走在一条并不遥远的路上,完全可以共同发展。
  中药是绿色产业,络病学与西医也有很多很好的相对比性,它既能够坚持中医经验医学的长处,又能走出经验医学的框框,把很多理论变成循证医学的内容。正因为这样,所以很多西医都愿意接受,都在使用这些中药。
  当前,西药的新药研发投入大、失败率高,从基础起步搞研究的路子已经显露出弊端。而在临床有效性证实的基础上走出的中药研发之路,应该予以支持:一是支持继续对现有的市面上、国内或者古代一些有肯定疗效的、老百姓比较欢迎的药物,再进一步进行循证医学的研究,来证实它的有效性;二是证明它有效以后,应该找到它的有效成分,更进一步提高它的疗效;三是一定要做好药物质量控制,把好质量关。希望以循证为基础的中药研发越做越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樊代明:
  医学发展走到现在,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又遇到了很多瓶颈。大量科学发现不能在医学上应用,群众就医要求却越来越高。怎么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
  最好的办法是整合资源,包括队伍的整合、平台的整合、知识的整合、医药领域的整合,把这些内容集中到一起,发挥“1+1>2”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本次大会和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正在做的也是这个努力。
  要从科学向医学转变。科学发展到现在,仍有越来越多的问题难以解决,这就提示,科学并非无所不能,光靠科学的发展可能无法完全解决医学的问题。中医中药不可否认仍有很多方面尚未解释清楚,我们不能认定它不科学、甚至不能作为医学,医学远比科学要复杂得多。
  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来帮扶医学,包括我们不熟悉的中医学。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医学,但是不能以它为借口来误解医学。我们要用科学的数据印证奇迹,但是不能用它来替代医生。我们要用科学的共识形成指南,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实现科学与医学的结合,中西医的沟通共融,顺应整合这一时代特征,将为我们的医学寻找出更好的出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
  络病在2000年前写就的《黄帝内经》里面就有很多记载,也没有形成系统。吴以岭院士把它系统化了,建立了标准,建立了证候分类规律,建立了临床指南,特别是根据络病理论研发了一系列中药。而这些药瞄准的是西医解决不了的、西医难治的一些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同时,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采用的方法又是世界公认的循证评价方法,特别是坚持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配伍原则,确实疗效好,让人感慨。
  络病理论和新药研发方面,以岭药业从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路子对了,理论对了,方向对了,就能够壮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  运:
  我是学西医的,这些年跟着中医大家们做科研,学习基本原理,感觉中药和西药西医有很多互补之处。
  中药与西药的开发不同,我们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尽管不是随机双盲,但是几千年的临床证明是有效的,然后在临床实验当中进一步证明有效性,之后才去做基础研究。因为它是从人身上得到的经验,所以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药是多靶点,西药多是单靶点。现在我们面临的状况是,对治疗复杂疾病的药物需求大,而这类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都是多靶点疾病,单一的靶点治疗非常困难,而中药从多靶点去验证这个问题似乎是个好出路。
  基于上述原因,此前完成的基于络病理论的中药临床研究,结果非常鼓舞人心。希望这条路子今后越走越宽,中医药能够走向国际。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