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代表热议农民养老问题:破解困局还需持续加力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15-03-14 00:37:57 热度:1286

本报记者刘婉婷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的比重升至16%,预计到2030年,比例将达到30%。据调查,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其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引发两会代表的关注。
    养老金要能保障基本生活
    “养儿防老。”但随着农民工的大量外出务工,农村老人空巢率急剧上升。“由于受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和城镇化进城务工流的影响,很多家庭呈现4-2-1的模式,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的养老模式亟待转型。”王斌代表说。
    “年轻人进城打工虽然比种地收入高,但在城市里生活也属于中等偏下,还需要抚养子女,依靠他们去养活留在村里的老人,对他们来说也有点自顾不暇。”栗翠田代表说,“政府应该在善待农村留守老人方面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李秋代表调研发现,随着农村大量耕地被占用,农村失地老人在许多应得利益面前被“边缘化”,于是有经济来源的老人被子女争着赡养,无经济来源的则“无人问津”。“应该加大财政在养老方面的投入比重,政府应该是农民养老的第一责任主体。当前我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建议现阶段将农村作为构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逐步提高财政在农村养老方面的投入比重,并按城乡人口比例配置社会保障金。”李秋建议。
    “农民也是一种职业,企业员工的退休金可以拿到上千元,我们县60岁以上的农民每月才发60元,现在涨到了75元左右,还是太少了。一年还没有城镇职工一个月退休金多。”栗翠田感慨地说。阮永川代表也持类似观点,“现在云南的农民养老标准还是60元一个月,这远远不够,养老金应该达到当地最低生活标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可以逐步完善农村养老金模式,探索建立由‘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的新型农村养老金模式,各地可依据生活必需品消费水平确定本地区农村养老金标准。”李秋建议。
    养老机构要全覆盖、有扶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居家养老。这正是我今年关注的重点。”韩建敏代表说,很多老人不愿离家外出,社区居家养老正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社会服务力量为依靠,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社会化服务。
    郭凤莲代表认为,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性,但面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严重滞后却没有具体措施。“农村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人手不够、配套软件缺乏、医养结合不到位等问题。这笔建设资金仅依靠基层政府自身财力投入难度较大,应该发动社会力量的参与。”
    “像小孩子都有游乐场所一样,农村应该办居家养老场所和爱心服务队,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乐。”曾云英代表提出,富裕的村庄要自办居家养老场所,不富裕的村庄,让政府支持一点也要办起来。她去年就提了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养老模式的建议。虽然目前政府确实在加大对养老资金投入,但还有很多村庄没能覆盖到。
    李秋也认为应增加农村老年福利机构的数量,至少争取每个乡镇都有一个老年福利机构。可利用农村老年活动室或闲置校舍,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
    “在增加养老机构覆盖面的同时,还要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同时降低收费的标准,最好能加大农村公益性养老院的建设力度。”高德康代表说。
    韩建敏认为,政府在承担好托底保障的同时,应增加对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比如将场地和设施免费或低价租给有经营资质的中标养老服务机构,减征养老服务机构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其所用水电气按居民价格标准执行。同时增加养老服务企业项目信贷投入,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等。
    关爱农民养老要多管齐下
    在重庆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上,王鸿举代表说,都说老龄化社会养老难,我建议全面放开二胎,不仅能有效缓解养老问题,还能拉动经济内需。当场得到几名代表的响应。
    作为一名镇福利院的院长,罗功英代表认为提高护工待遇是当务之急:“我们福利院有96位老人,接近30位常年卧床,但所有的工作人员加起来只有8个人。”罗功英表示护工最长的干了3个月,最短的推开房门看了一眼就走了。除了工作辛苦之外,工资待遇也留不住人。罗功英说自己每月工资1400元,没有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保障”成了这些为福利事业劳动者的心病。
    面对谁来照顾老年人的问题,彭伟平代表建议“就地选择”,村里有很多留守妇女,或者从老年人中间选择一些身体条件较好的,每月给一些工资。不仅能关心照料老人,还可以保护他们远离坑蒙拐骗和抢劫盗窃。
    韩建敏提议在各省、市、县,分辖区给60岁以上老人建立档案,并根据情况分类,选择身体好的分担一些照料的工作,对空巢、失独、残障、贫困老人,实行重点关注。这样也形成了阶梯式养老,减轻政府负担。
    “应该加强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王斌建议,“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模式,鼓励农民多参加商业保险,并用立法的方式来确保养老保险的有效运行。”
    李秋代表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要营造“敬老、爱老”的氛围。同时,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与法制教育,在全社会促进形成尊重、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气。在法律方面,如何追究“不常回家看看”的子女责任,也有待探讨。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