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5-03-06 23:44:21 热度:918
本报讯 (记者胡 彬)切实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全社会面临的战略选择。根据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念,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与个体化诊疗和“简、便、验、廉”等优势,形成家庭养生防病-门诊治病防变-医院治急病、重病和大病共识,构建家庭-门诊-医院合理分工的中医医疗保健模式,对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实现不得病、少得病和晚得病的医疗保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建议:首先应把握医改新常态,改革医保政策。改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高、门诊报销比例低导致刺激住院治疗的现状,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比例,鼓励患者选择家庭与门诊中医药治疗。
其次,发挥中医诊疗优势,构建医疗保健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中医药知识与医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认识中医药、自觉使用中医药的意识与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医疗保健体系与医疗养老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中医、西医协同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家庭-门诊-医院中医医疗卫生保健模式。大力发展慢性病家庭或门诊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完善政策机制,合理配置中医医疗保健资源,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大力发展中医家庭医生与门诊治疗服务,有效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中医药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3
2024-11-23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