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5-02-26 16:03:49 热度:415
□ 本报记者 李颖
行业面临井喷式发展
据《2014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我国移动医疗APP发展迅速,现阶段已达2000多款。
蓝皮书指出,目前移动医疗APP主要分5种,包括医药产品电商应用,满足专业人士查询专业信息的应用,满足寻医问诊需求的应用,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平台,细分功能产品。
事实上,目前医疗APP火爆的原因也正是现行医改的难点。“移动医疗火爆的驱动力主要是医疗资源的不平衡,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民间资本的追逐。”弘晖资本管理合伙人王晖表示,作为投资机构,希望能与制药企业、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一起构建医疗生态圈。
据普华永道的评估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中国则有望达到25亿美元。软银中国资本管理合伙人华平表示,当下是移动医疗融资的最好时代,只要项目能满足公众的就医需求,就可以向资本市场要钱。
“在更广泛的领域和社会经济层面为老百姓提供高质量、可获得和可负担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目标。”吴晓滨博士表示,辉瑞公司希望携手优秀的创业团队、投资机构、医学界专家等一起来探讨创新的“改善就医理念 提升治疗效果”移动医疗模式,将线下资源对接到移动医疗平台,为中国广大患者带来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和体验。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移动医疗有利于扩大医疗服务获取渠道、优化健康信息数据、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积极推动里,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升温并迎来井喷式发展。
患者管理模式“生病了”
虽然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社会每个环节,但是,当移动碰到专业性强、技术壁垒高的医疗行业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当下一个中国人的典型就医经历往往是:门诊时和医生沟通的时间平均三分钟,有问题不敢多问,因为后面的病人已经挤到医生办公桌边了;拿到治疗方案,“百度”验证是否靠谱,众说纷纭,越看越糊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有进展时,不能及时回到医院请教医生,因为挂号实在是太难。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从诊前教育、就诊、诊断、诊后整个环节来看,最容易移动起来的是患者的诊前和诊后的随访,范围包括了健康管理、疾病管理、诊断医疗这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另外,在医生眼中,每天出门诊忙到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回到家累得话都不愿说,更别提牺牲休息时间接听患者和家属的电话。医患矛盾突出,很多患者对医生不信任,让本来有限的医患沟通变得更加艰难。
缺位的患者管理,导致疾病管理效果不如人意。
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农工党中央医委会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提到了一个痛点:疾病管理。“现在所有新技术新药物都在临床研究阶段,都有相关的管理措施,而在人群健康管理方面却几乎为零。”支修益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国家和国外最大的差距,就在初级保健基础医疗。”吴晓滨博士则认为,移动医疗创业最应突破之处在于基础医疗,“如果移动医疗能够让大夫通过多点职业,培养线下医生、社区医生,这个问题有可能我们国家是基础医疗的突破口,通过互联网打破基础医疗的瓶颈。”
患者管理质量及效率亟须提高
中国的医疗市场是巨大扭曲的能量场。
目前,中国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还无法充分承担首诊的功能,导致患者看病难的状况依然严峻。“中国80%以上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甲医院,导致了三甲医院重点学科的医生非常繁忙。另一方面,基层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可使用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有限,潜力不能有效发挥。”支修益教授介绍说。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总是希望能在治疗的关键环节中,与自己的病人进行高效、有针对性的持续管理。“尤其是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治疗可以在大型三甲医院完成,大多数患者出院之后就可以由社区医生通过移动技术进行规范的二级预防和康复管理,不必再由三甲医院的医生长期跟踪。”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王文志教授表示。
很显然,慢病管理已成了医疗APP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办公室主任陈伟伟教授表示,中国的慢性病人超过三亿,移动医疗的产品可以让用户自己管理疾病,一旦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社会和商业价值就将会出现。
陈伟伟教授继续解释说,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基本上是“一对一”的诊断与治疗关系,而应用移动管理平台后,医生以团队的方式对大量患者进行管理,而患者也可实现了网络式的管理,“我可以对我的患者可进行线上标签化管理,同时也能第一时间就患者的血糖状况进行咨询解答。”
不过,支修益教授也提醒公众,目前移动医疗的发展尚属探索阶段,广大消费者一定要选择具有专业医生资质的医疗APP进行使用,否则可能将贻误病情。
移动医疗离不开医生
在辉瑞中国区总裁吴晓滨博士看来,移动医疗离不开医生,离不开医院,怎么把这两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是关键。
在平安创投总经理张江先生看来,“保险公司至少从现在来看,越来越大的潜力愿意为这个买单。”从商保的利益和驱动来看,在医院前做健康管理,在医院中做控费,在医院后做疾病管理,这个模式和美国模式就会比较接近,像美国商业模式在中国也可以做一些尝试。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刘正琛会长认为,大家谈很多商业模式,但往往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群体——患者,这个群体有可能是你的用户,甚至有可能是你直接付费的客户。“如果移动医疗项目希望既从患者收费,又从企业这边收费,对患者来说公信力、客观性就会是一个挑战。”
然而,支修益教授却表示,政府才是最大的买方。如果移动医疗公司和政府合作是最理想的;同时他认为,医药公司也很重要,在临床推广过程在疾病管理和药品管理方面有很好的可信度和诚信度,跟医药公司合作可以推动潮流的发展。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27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19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