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5-02-15 10:04:23 热度:1083
羊是人们熟悉的家畜之一,其饲养在我国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羊全身是宝,其毛皮可制成多种毛织品和皮革制品。在医疗保健方面,羊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胆等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羊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羊肉是中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羊肉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对猪肉而言,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锌、硒的含量颇为丰富。此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羊肉热量比牛肉要高,历来被当做秋冬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
羊肉历来被当作冬季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有助于消化。
中医认为,羊肉具有补精血,益虚劳,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养肝等功效。对虚劳嬴瘦、腰膝酸软、脾胃虚弱、食少反胃,头眩明目、肾阳不足、气血亏虚、阳痿、寒疝、产后虚冷、缺乳等病症有良效。尤其适合老年人、体虚的男人和产后妇女。
《本草纲目》载其功用“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恶冷、五劳七伤。”金人李果说:羊肉有型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益阳生则阴长也。”隋朝名医巢元方诊治麻大总管只病曰“风入腠理,病有胸臆,须羊肉蒸熟掺药之则愈。”祖国医学认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肾经,有益补气补虚、温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于虚痨羸瘦、腰膝酸痛、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等病症的治疗,有三高症的人应注意不可多食。
羊肉味甘而大热,性属火,食后可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开胃健力。羊全身是宝。《饮膳正要》中说,羊头可治骨痨、脑热、头眩;羊心可治忧恚膈气,羊肝可治性冷、肝气虚热;羊血可治妇女中风、血虚;羊肾可补肾虚、益精髓;羊骨可治虚劳、寒中、羸瘦;羊髓可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羊酪可治消渴,补虚乏。独告诫羊脑不可多食。
羊血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羊血含蛋白质16.4%,主要为血红蛋白,其次为血清蛋白,血清球蛋白和少量纤维蛋白。
羊血性味咸平有止血、祛淤之功效,可用于吐血、血、肠风痔血、妇女崩漏、产后出血晕、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症的治疗故《随息居饮食谱》中有‘生饮止诸血,解诸素。熟食但止血,患肠风痔血者宜之“的记载。临床上若遇外伤上出血,取羊血炭十分,混匀敷于患部,再用纱布加压包扎,血即可止。
功用主治:止血,祛瘀。治吐血,衄血,肠风痔血,妇女崩漏,产后血晕,外伤出血,跌打损伤。①《唐本草》:“主女人中风,血虚闷,产后血运、闷欲绝者,生饮一升。”②《医学入门》:“治卒惊悸;九窍出血,取新热血饮。”③《纲目》:“治产后血攻,下胎衣。”
羊骨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羊骨中含有磷酸钙、碳酸钙、骨胶原的等成分。其性味肝温,有补肾、强筋的作用。
可用于血小板减少性子癜、再生不良性贫血、筋骨疼痛、要软乏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等病症。《饮食正要》中记载的羊骨粥,就是用羊骨一副(砸碎),陈皮6克,良姜6克,草果6克,生姜30克,盐少许,加水熬粥食用,治疗虚痨腰膝无力者,疗效更佳。①《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②《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痫。③《唐本草》:头骨:疗风眩,瘦疾。④《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⑤《饮膳正要》: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⑥《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去皯蹭,治误吞铜钱。
羊肝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羊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等成分。据营养学家分析,每100克羊肝中,除水分外,含蛋白质18.5克,脂肪7.2克,碳水化合物4克,灰分1.4克,钙9毫克,磷414毫克,铁6.6毫克,硫胺素0.42毫克,尼克酸3.57毫克,抗坏血酸18.9毫克,维生素A29900国际单位。可见羊肝属于一种富含维生素A和磷的食品。
羊肝性味甘凉,入肝经,有益血、补肝、名目之功效。可单用熟食或蘸醋食。亦可配补肝明目的枸杞子等蒸食或作丸服。凡血虚羸瘦、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症、白内障者,用羊肝200克,谷精草、杭白菊各30克,煮服,每日一剂。羊肝若于菟丝子、车前子、枸杞子、决明子等19味中药配合,即为名方“羊肝丸”,可治青光眼。
羊肝忌与生椒、梅、赤豆、苦笋、猪肉同食。不宜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同食。
羊奶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羊奶在国际界被称为“奶中之王”。羊奶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钙、钾、铁等营养成分。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羊奶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的含量都比牛奶略高;维生素A、B含量也高于牛奶,对保护视力、恢复体能有好处。和牛奶相比,羊奶更容易消化,婴儿对羊奶的消化率可达94%以上。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引起发胖。羊奶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明显高于牛奶,美国、欧洲的部分国家均把羊奶视为营养佳品,欧洲鲜羊奶的售价是牛奶的7倍。专家建议患有过敏症、胃肠疾病、支气管炎症或身体虚弱的人群以及婴儿更适宜饮用。
干物质、热量:羊奶干物质含量与牛奶基本相近或稍高一些。每千克羊奶的热量比牛奶高210千焦。
脂肪:羊奶脂肪含量为3.6%-4.5%,脂肪球直径2微米左右,牛奶脂肪球直径为3-4微米。羊奶富含短链脂肪酸,低级挥发性脂肪酸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25%左右,而牛奶中则不到10%。羊奶脂肪球直径小,使其容易消化吸收。
蛋白质:羊奶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羊奶、牛奶、人乳三者的酪蛋白与乳清蛋白之比大 致为75:25(羊奶)、85:15(牛奶)、60:40(人乳)。可见羊奶比牛奶酪蛋白含量低,乳清蛋白含量高,与人奶接近。酪蛋白在胃酸的作用下可形成较大凝固物,其含量越高蛋白质消化越低,所以羊奶蛋白质的消化率比牛奶高。
矿物质:羊奶矿物质含量为0.86%,比牛奶高0.14%。羊奶比牛奶含量高的元素主要是钙、磷、钾、镁、氯和锰等。
维生素:经研究证明,每100克羊奶所含的10种主要的维生素的总量为780微克。羊奶中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泛酸和尼克酸的含量均可满足婴儿的需要。
酸度、缓冲性:羊奶的自然酸度(11.46)低于牛奶的自然酸度(13.69),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90.5和239.9纳摩/升(PH6.72和6.62)。羊奶的主要缓冲成分是蛋白质类和磷酸盐类。羊奶的优越缓冲性能使之成为治疗胃溃疡的理想食品。
胆固醇:每100克羊奶胆固醇含量为10-13毫克,每100克人乳可达20毫克。羊奶低含量胆固醇对降低人的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一定的意义。
核酸:羊奶比牛奶和人乳的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含量都高。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在羊奶的核苷酸中,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相当多。核酸是细胞的基本组成物质,它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草纲目》258页中记载:“羊乳甘温无毒,可益五脏、补肾虚、益精气、养心肺;治消渴、疗虚劳;利皮肤、润毛发;和小肠、利大肠”。《食疗本草》(明·姚可成著)记述:“羊奶亦主消渴、治虚痨、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和脂作羹,补肾虚,利大肠”。《食医心鉴》(唐·咎殷撰,约成书于9世纪中期。)记载:“益肾气,强阳道,对体虚之人,无论何种病症皆宜,即使健康之人,服之亦可增加体质”。
现代研究证实羊奶对胃肠炎、胃病、肾病、肝病等有治疗和促进康复作用。欧洲最新研究报导,山羊奶是天然的抗生素,有防癌抗癌的的功效。
羊胆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羊胆的主要就是指羊胆汁,主要成分有胆汁酸盐、胆色素(主为胆红素和胆绿素)、粘蛋白、胆甾醇、卵磷脂、碳酸氢钠等。胆汁酸在胆汁中一般是与甘氨酸、牛磺酸(Taurine)结合成结合胆汁酸;因胆汁是弱碱性,此结合胆汁酸盐一般为钠盐,此盐的水溶液对油脂有强大的乳化效力,为肠内消化油脂的重要物质。
羊胆: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青盲,翳障,肺痨吐血,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热毒疮疡。①《别录》:青羊胆:主青盲,明目。②《药性论》:点眼中,主赤障白膜风泪。③《千金·食治》:主诸疮。④《唐本草》:疗疳湿、时行热螵疮,和酢服。⑤《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治青盲雀目,风眼翳障,食道结核,肺痨吐血,喉头红肿及黄疸。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17
2025-02-09
2025-02-09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