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宝鸡:淡化编制盘活人力资源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12-19 10:46:20 热度:631

□本报记者 叶龙杰□

  编制到底是什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护士赵丽琼想了想说,她难以回答。赵丽琼没有编制,但多年来,她已习惯同那些有编制的老职工享受一样的待遇,在岗位工资的基础上按绩效取酬。
  从2003年开始,宝鸡市级医疗机构就再也没有新增一个有编制的医务人员。宝鸡市医改办副主任万正斌说:“上世纪80年代核定的市级医疗机构人员编制数为2338个,现在仍旧为2338个。”
  “孔雀东南飞”
  这个几十年不变的编制总数,曾给宝鸡市医疗机构的发展带来极大困扰。万正斌说,有编制的人不一定适合医疗机构发展的需求;编制总量不变,意味着医疗机构难以根据发展需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因为医疗机构一旦满编了就难以再招人。
  2003年,宝鸡市级医疗机构开始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当时,大批医疗骨干不再眷恋医院内的编制,纷纷辞职到东南沿海省份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不再眷恋编制的原因,一是医疗机构编制的“含金量”低。作为政府主办的事业单位,公立医疗机构往往是差额拨款,政府财政并不会拨付足额的编制内人员工资,医疗机构必须靠自身的收支盈余予以补足;二是被编制束缚的医疗机构用人自主性差,而僵化的分配制度也使一些骨干医务人员出走。
  “2003年,我的导师离开了,受聘到广东的一家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姚亚洲说,当时的状况是,没有病人,没有实践的机会,一个月拿着1230元的固定收入,让人心灰意冷。
  骨干人员流失严重,想招的人又进不来,医院发展近乎一盘死局。宝鸡市不得不走一条“以政策换投入的道路”。
  打破身份界限
  “现在,政府财政对医院的投入仍是总量不足。”宝鸡市中心医院院长任炜说,但10年间宝鸡市中心医院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10年前,该院人员不足700人,核定床位510张,常常住不满;2013年,该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438人,开放床位1600张,床位紧张。
  破局的契机,来自2003年宝鸡市委组织部、人事局、财政局、编办、卫生局联合下发的一个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落实市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允许在编制外自主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新增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实行人事代理,与医院在职在编人员享有同等待遇。与此同时,该市将分配自主权下放给医院。
  “虽然这个政策‘相貌平平’,但我们淡化编制的决心却非比寻常。”万正斌说,新增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意味着市级公立医院可以自主招聘人员,虽然还要到市卫生局、人事局备案,但灵活性、时效性大大增强;强调待遇平等,成了撬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杠杆,并开始推进医务人员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姚亚洲说,由于待遇平等,医疗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成了区别收入的唯一尺度,科室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从2003年年出院病人不足200人,发展到如今每月出院病人超过200人。
  目前,赵丽琼每月的收入在六七千元左右,其中固定的岗位工资为1800元,剩余部分为绩效工资。任炜介绍,全院按需设岗,按照医疗、护理、医技、行政4个类别划分了24个岗位,岗位工资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制定,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绩效工资由岗位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程度、承担风险程度、工作量大小、工作质量高低等评定。
  “目前,宝鸡市中心医院职工的平均收入基本达到社会平均收入的3倍。”任炜说,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较好地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改善了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只是“淡化”不是取消
  据介绍,2013年宝鸡市中心医院的门急诊量为58万人次、出院4.8万人次,今年这两个数据预计分别达到60万人次和5万人次。“服务量增长的同时,医疗费用却实现了负增长。”任炜表示,2013年,该院出院病人平均收费为9661元,而2012年为9851元。
  在此过程中,政府体现办医责任另有渠道。“改革之后,政府财政不在人头经费上投入,而是按项目进行投入,保障公立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买。”万正斌强调,为维持医院的公益属性,宝鸡市并没有取消编制,而是淡化编制,并将编制“有营养的部分”保留了下来。
  2007年,该市出台文件,规定用人单位为被聘人员办理事业单位养老、医疗等保险,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市级公立医院职工实行两套工资体系。一套是虚拟的档案工资,放在市人事局的档案中,用于职工退休后计算退休金;一套是实际发放的工资,由各家医院根据自身的分配制度发放。”宝鸡市卫生局人事教育科科长张军林说,这一政策得来不易,特别是在外地医院、宝鸡县级医院未同步改革的背景下,增强了市级公立医院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
  “改革以来,市里7家医院共引进博士、硕士毕业生215人,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69人,本科生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到总聘用人数的94%以上。”万正斌说,尤为难得的是,招聘人员外流的很少。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