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新形势下 健康管理产业如何借势发展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12-09 11:18:04 热度:3978

本报记者 吴 刚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与与会专家合影。

慈铭奥亚国际健康管理医院前台。

  编者按:中国的健康医疗服务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风口之中,其中蕴含着很多机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健康服务与健康保险相结合解决支付和费用控制,在先进国家实践中已得到验证,在国内推行还需要界定由谁来推动?多点行医如何解决风险规避、责任归属和赔偿问题,以及医责险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私人医生服务在国外很普及,但在我国,全科医师资源还捉襟见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移动医疗能在私人医生服务的普及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移动医疗服务应该重在医疗还是预防?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专委会年会”及“首届中国私人医生服务暨国际转会诊服务峰会”上,得到了来自医疗、移动互联、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等领域的多方专家的深入讨论。

健康管理催生健康服务业新格局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  秦小明

  我国健康服务业已初步形成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三大板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五大支撑的产业格局。作为指导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三个板块来看,目前医疗服务在健康服务业中仍然是主体。健康管理与促进是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但又是最薄弱环节。然而,目前人们的医疗需求并不满足只是治病,而是追求不生病,进而追求良好的健康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实现健康长寿的终极目标,以疾病治疗为主体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类发展的需要。医学发展的趋势应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管理与促进,将预防保健付诸实际行动。
  近20年来,作为健康管理与促进的支撑产业,从小到大,保健食品从品种单一到丰富,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服务三大支撑产业初具规模,建成了科研、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推动了中国健康管理与促进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健康服务业,必将形成以医疗为基础和支撑,健康管理与促进为核心和主体,健康保险为机制和纽带,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的健康服务业新格局。
  医师多点执业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医师多点执业,是解决我国医疗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地都在积极试水,以探索可操作路径。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今年7月发布了《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这是继2011年北京为医师多点执业“松绑”之后,首次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依照新的修订方案,北京的医师申请多点执业不再需要本单位出具“同意书”,另外,多点执业地点数量不设上限,医疗机构的法人、负责人等管理人员也可以多点执业。
  长期以来,限制医师多点执业成为束缚优秀医疗人才不能合理自由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民营医疗机构不能获得优质医疗资源从而发展受限的一大主因。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张澍表示:“多点执业能够让民营医疗机构获得更多优质资源。对健康管理产业来说,优质医疗资源的充实,能够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英国的医学专家David Peter也在峰会中与大家交流了他的切身经验。他提到,在英国,要求公立医院医生每周只要4天在医院工作,剩下的1天可以选择在其他医院或者基层医疗机构行医。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多点执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医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郑雪倩女士表示,不能只看到医师多点执业的好处,实际上,也具有诸多风险。例如,如何监督并鼓励医生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化竞争?在给予医生多点执业权利的前提下如何给予医院跟多点执业医生签订相关协议的权利?如何向医疗市场输送更多合格的医生从而最终缓解就医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政策的完善和法律上给予的保护和权责界定。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