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4-11-18 08:52:58 热度:1021
第五个全国“敬老月”落幕
本报记者 潘 跃
家住陕西高陵县、今年94岁的杨老太太,膝下3子3女未能尽到赡养义务。日前,高陵县司法、民政等部门与其子女积极协调,3子同意雇保姆照料母亲,每人每月付给老人150元的生活费。
在“敬老月”活动中,杨老太太正是众多老年人受益者之一。
10月31日,本年度的全国“敬老月”活动落幕。这项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敬老爱老社会活动,已经走过了5年的历程。
“‘敬老日’变成了‘敬老月’,舞台大了,天地宽了。”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邹铭说,“敬老月”放大了老人节的效应,各级老龄部门可以更好地争取党政主导、凝聚社会力量,从而形成一种关爱老年人、关心老龄事业的社会氛围。
“敬老月”期间,各地推出的活动,精彩纷呈。
北京市举办了万名“孝星”命名等188项敬老活动;天津市开展了“九九”重阳敬老助老捐赠活动,及“助老直通车”大型社区义诊活动;安徽省举行了第四届“十大福星”和第六届“十大孝星”表彰颁奖仪式。
云南省开展“六个一”彩云百岁寿星关爱活动,为1300多名百岁以上老人一一赠送2000元的慰问金与慰问品,并拍摄全家福,提供免费体检。
山东省新修订的《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实现了新突破:将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范围,由70周岁以上扩大到65周岁以上;高龄津贴制度也实现了由救助型向普惠型的转变。
河北高碑店市在重阳节前,共为近8000名80岁以上城乡老人发放高龄津贴340.3万余元;秦皇岛各社区开展为老人“私人定制”爱心服务活动,老人提出愿望,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尽力满足。
浙江省老龄办、省慈善总会、浙江圣奥慈善基金会、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启动了“圣奥·独居老人暖巢行动”。这项活动计划在全省150个村或社区实施两年,为独居老人提供日常探视、生活照料、应急救助等内容的服务。
全国各地在国庆节、重阳节、老年节等重要节日,也相继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拓展老年人的生活空间。
第四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是目前全国老年文化活动中规格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老年文化艺术盛会,数十万老年人参与其中。本届中国老年艺术节,项目包括合唱、舞蹈、曲艺小品等,赛事长达10个月。
厦门市首创了老年在线云课堂,课程采用微电影的形式,普及健身娱乐、养生保健、心理健康、亲子睦邻、防盗防骗五类“微课程”知识。
新疆各地开展老龄宣传进社区、进村庄、进商场,发送敬老公益短信近800万条。乌鲁木齐市等地制作了公交系统和医疗系统的敬老文明号公益宣传片,通过移动电视、楼宇电视、交通广播、公交车LED提示屏等媒介播放,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