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关注养老改革:养老服务,明天会怎样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4-11-11 15:10:09 热度:585

多层次需求推动旧模式改变

本报记者 商旸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与此同时,我国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即“未富先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更好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其中,旧有的养老模式如何改进、养老资源如何盘活,更有待探索。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围绕上述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本报选取了其中重要观点,以飨读者。
  ——编者
  
  一问 必须在养老院有张床吗
  中国与欧美需求不同,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在家养老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未来养老就是进入养老院,把养老机构当成是解决自身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对此,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对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养老模式有明确的定位,居家养老仍是基础,同时优化社区的养老功能。
  郝福庆说,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未来应该把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重点,通过“社区+居家”模式解决养老的问题。现在有不少人存在误区,认为将来养老要去养老院,从现实情况看,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实现在家养老。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广菊认为,虽然旧有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发展养老产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居家养老毕竟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养老选择,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中国老年人在养老需求方面与欧美国家不同,单纯依靠养老机构并不能与之相适应,中国式的养老产业应当将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模式相结合,实现“三位一体”。
  宋广菊说,居家养老的基础作用不可能改变,关键是要建立统一服务标准。而相应的服务则完全可以通过社区提供。
  在宋广菊看来,社区养老需植入统一配套标准,将适老产品植入成熟的城市住宅区,主要针对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平台,一方面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另一方面增设老人大学、活动中心、康体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在社区范围内弘扬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传统风尚。
  二问 医养结合的“医”光指治病吗
  上游提供健康管理,中游及时诊断,下游康复护理
  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是老年人实现健康养老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医养结合被简单地理解为“养老院+医院”,认为只要能解决老年人的看病问题,就达到了医养融合发展。
  对此,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鲍学全表示,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应该立足于满足老年人不断产生和增长的各种需求。在健康需求方面,除了必要的诊断治疗需求外,老年人还存在着康复护理、健康指导等多方面需求。
  鲍学全说,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等诊疗服务,也要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所谓医养结合,或者医养融合发展,应该是专业化的医疗资源有层次、多元化地供给到养老领域,而不是单纯提供看病诊疗一种资源。
  乌丹星进一步表示,多层次的医疗资源供给,就是要实现上游产业提供健康管理和养生咨询,中游产业提供急性医疗和及时诊断,下游产业提供康复护理和日常照料。与上下游的资源供给相比,单纯解决急性医疗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量老年人是慢性病患者或者潜在患者,更高质量、更有保障的疾病预防和日常护理对于他们而言更为重要。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急性医疗就像灭火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火势,但是火灾的预防和灾后的恢复却是长时期的,这种常态化的工作放到医养结合上,恰恰需要上下游产业的适当延伸和发展。
  三问 引入社会力量就是投钱吗
  更重要的是优化管理模式、改进并提高行业标准
  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成为未来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然而,现在有观点认为,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尤其是举办养老机构,主要是为了拓宽资金渠道,弥补政府投入不足。一句话,引入社会力量就是依靠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砸钱”。
  对此,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宣传部主任刁海峰表示,这样的看法实际上矮化了优秀民间资本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片面化的认识。
  他认为,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一方面的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更多的民间资源进入老龄产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优秀的、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力量进入之后,除了带来充裕的资金和优质的资本运作外,更为重要的是优化养老服务业的管理模式、改进并提高行业标准、培养大批具有先进理念的管理人才,因此,对于整个产业的贡献既有“硬提高”,也有“软促进”,完全不能仅仅用“砸钱”来简单概括。
  宋广菊也认为,目前养老服务业定位不高,缺乏统一的推动机构,产业的政策支持尚待加强。虽然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但是包括开发、运营、服务在内的养老产业链还没有建立,各方投资力量没有形成成熟和有效的盈利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优质的市场主体特别是负有社会责任感的国有企业率先进入,为行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宋广菊说,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探索并形成一个可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模式,推动政府相关政策出台和优化。比如以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能不能减免地价、建设专门的社区养老公寓能不能享受保障性住房的相关优惠政策等。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