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国医大师”刘敏如:中医药复兴和发展是未来主流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4-11-06 16:02:00 热度:502

本报记者 罗朝淑

    作为两届“国医大师”中唯一的女性,在10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上,刘敏如受到了媒体格外的关注。
    被记者问及此刻的感受,刘敏如快人快语地回答:“很兴奋,很激动!”言谈举止中,一股川妹子的“辣”味儿扑面而来。豪爽,是女国医大师刘敏如留给记者们的第一印象。
    出生于1933年的刘敏如,虽然今年已是81岁的高龄,但看上去却比一般人年轻许多。
    谈及中医药文化,刘敏如言简意赅:中华文化是中医文化之根,根深才能叶茂。她认为,中医药学严格说来已无法简单地称之为传统医学,而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浓郁特色的、已形成文字系统的一门独特的原创医学科学。
    “中医学在中国文化长期锤炼中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汲取各时期的哲学、文学、数学、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知识传承和发展起来、集成了她的新层面——整体论、系统论和平衡论等哲学思想,这是中医药学的精髓与灵魂,有力地指导着临床思维和医疗实践。”刘敏如告诉记者,中医的理论架构、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和推拿等历代皆有长足发展,是在几千年厚重的历史积淀下形成的一门原创医学,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传统医学像我国的中医药学这样独特。
    但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取代了中医成为主流医学,“科学主义”首先开始攻击中医,以致中医几乎处于被消灭的危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中医药的发展该何去何从?对此,刘敏如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她看来,既然医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人,其共同目的都是保障人类健康,因此,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通过彼此渗透磨合,互相启发、互补不足,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命健康质素,才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发展方向。
    刘敏如说:“中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其各自的内容、形式、标准、规格都不同,接照目前的现实状况,两者是无法接轨的,即使是说‘中西医结合’,其内涵目前尚欠缺学术支撑。”
    刘敏如认为,对临床中医工作者来说,应该要坚持“西为中用”“衷中参西”的原则。“西医学的生理病理学、现代检测及诊断手段,以及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可以使之成为中医认识疾病的参考以及诊治疾病的辅助,由此可以弥补中医药学‘重宏观而轻微观’的不足。但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切忌不能走迷了路,以致离开了中医理论,放弃了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不辨证而只辨病,不讲求立法组方而只是机械地按照药理研究结果选药拼凑成药方。”
    “由于历史的社会根源和现实的偏见,多数人存在潜在的‘重西轻中’意识,加上医学市场竞争的利益倾轧,至今干扰着中医药事业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应该正视中医发展中的困惑,面对世界文化对语和社会根源以及现实性意识的偏见,迎接‘中医大国’的崛起。”刘敏如如是说。
    见证了中医药近60年来的兴衰和荣辱,刘敏如始终觉得,中医药的复兴和发展将是未来的主流。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