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大肠癌发病比欧美早了10年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9-16 09:44:16 热度:745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胃肠微创专业组组长 王志刚

  我曾遇到这样的患者:29岁,因贫血、腹痛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结肠癌”。去年12月在外院接受第一次手术,术后5个月肿瘤复发,进行局部放疗,收效甚微。今年8月在我处接受“复发大肠癌联合部分脏器切除、细胞减灭术加腹壁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反思认为,患病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只吃肉不吃菜造成的。
  饮食习惯改变,导致大肠癌发病率上升
  近二十余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大肠癌发病率都有增加的倾向。多数研究认为,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与高脂肪饮食和运动不足等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关。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男女之比为1.65∶1。上海市健康人群中大肠癌呈高发状态,每年上升4.2%,大肠癌在肿瘤发生排位中列第2位。
  我国大肠癌患者更年轻
  国内大肠癌的发病年龄较欧美要提前10年,青年癌症患者中大肠癌占23.7%。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这类人群大便中厌氧菌增多,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大便量减少,导致肠中致癌物浓度上升。
  早期癌多无任何症状,有症状时大多已发展为中晚期,故只能通过定期筛查才能发现。部分早期大肠癌在肠镜下就可以切除,无需剖腹。但是,目前大肠癌手术后复发率高达60%。大肠癌复发治疗的最难点不是肝肺等远处转移,而是局部复发,前者可以经手术、射频、介入等治疗获得较好疗效,后者往往存在腹膜播散,邻近脏器侵犯如骨盆和腹壁、肾脏和子宫附件、膀胱、前列腺精囊腺等,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大,切除率低,放化疗和靶向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亦不佳。
  及早发现存活率高
  目前,造成我国大肠癌高发病率和低存活率的原因正是早期癌发现太少。所以,对无症状人群的普查是提高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和治愈率的主要途径。
  日本、德国、美国均已立法,规定50岁以上的公民每年接受一次大肠癌普查。目前在我国,去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仍以中晚期居多,术后5年生存率不及60%。
  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变细、黏液便或脓血便、便血、贫血、腹部包块、指检直肠包块、腹胀和肠梗阻等,患者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我曾收治多名大肠癌患者,早期仅有大便带血表现,却当成痔疮延误诊治一年甚至两年。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尤其要重视大肠检查,比如有大肠息肉、 家族遗传性息肉和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的人,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胆囊切除术后以及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鉴于我国大肠癌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明显提前,故普查主张在40岁以上人群中积极推广,目前普查一般先行粪便潜血试验2次,反应阳性者则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以下3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
  1.直肠指检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因为大肠癌中70%~75%发生在直肠和乙肠。直肠指检一般能了解距肛门8厘米范围内的病变。
  2.大便隐血试验简便易行,费用低廉,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检查一次,可作为大肠癌大规模普查的初筛法。如阳性,则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还可检出大肠息肉等消化道疾患,特别是大肠腺瘤的癌变率可达10%~20%。
  3. 有上述高危因素者,从40岁开始,每年结肠镜检查一次,连续三次,如阴性,以后每四年检查一次。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者,应常规进行肠镜检查。▲   
  (本讲座由顾海鹰整理)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