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9-06 08:32:06 热度:1047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黎介寿
专家小传
黎介寿,著名普外科学专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现在医患关系比较恶劣,很多人担心将来没有人当医生。我看,这种情况会好转。因为每个人都离不了医生,医生不可能消失也不能消失。
我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问他们为什么学医,我发现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志向,受父母和其他长辈的影响;第二类是看到急需医生的现状,一定要学医;第三类是认为医生比较稳定,在社会上受人尊敬。我一直坚信,社会会越来越和谐,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矛盾也将减少,所以我并不担心将来没人当医生。
我自己学医是因高考时没钱,只有学医不要学费,还提供住宿费。我哥哥(著名烧伤学家,黎鳌院士)当医生是受我父亲40多岁就因心脏病去世的影响。刚开始,我并不想学医,后来到了医院,看到了病人的痛苦,发现自己有办法救人,就爱上了这个职业。
当好医生,光有决心不够。能否治好病,除了技术外,对病人必须要有爱心,无大爱不能成大医。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太短,能安下心解决病人问题的时间就几分钟。几分钟能解决问题吗?很难。
除了决心、爱心,医生还要有耐心。医学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白天出诊晚上读书、做课题研究是很多医生的常态。医学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否则解决不了问题。病人把生命交给医生,医生不去解决谁解决?所以学医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
现在给病人看病确实太随便,一个肚子痛,片子查了一大摞,问题还是没解决。这可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医生本身经验不足,二是医生接触病人的时间太短。我国没有分级、分病种看病,病人来到医院四处看,这是对医疗资源很大的浪费。医生必须加强学习,只有把病人的问题解决了,他们才不会到处求医。▲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09
2024-10-07
2024-05-06
2024-05-06
2024-04-29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