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儿童咳嗽用药谨防几个误区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8-27 15:04:09 热度:686

□ 许鹏飞

  咳嗽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常见,当孩子有咳嗽时,父母首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和伴随情况,不必急着去医院就诊。
  几种咳嗽要引起重视
  一般的轻微咳嗽不必惊慌,但有几种咳嗽一定要多加注意:
  1.孩子突然咳得很严重,并伴有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可能是有异物堵住了气管,也许是误吞了花生、铅笔套、药丸、钮扣、硬币、糖果等小东西。
  2.发高烧、咳嗽、喘鸣伴呼吸困难。特别是小于3个月的宝宝,需立即送医院紧急处理。
  3.咳嗽突然加重,甚至喘憋,并伴有脸色不好、口周发青等症状,应及时送医院救治。儿童肺炎或者喘憋性肺炎容易导致孩子缺氧,肺炎合并心衰,是一种紧急危险情况。
  4.还有一种特殊的咳嗽,孩子嗓子哑,咳嗽听起来如同狗叫,发出“空空”声,叫做犬吠样咳嗽,经常觉得孩子嗓子有一口痰出不来。这是急性喉炎的特有症状,病情可能会迅速加重。如果孩子出现发憋、口周青紫、伸脖子呼吸,或者出现三凹征,说明喉头水肿严重,可能引起窒息,甚至威胁孩子的生命,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咳嗽用药的几个误区
  使用抗菌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不是没有道理,对于反复鼻窦炎导致的不管是慢性咳嗽还是急性咳嗽,抗菌药物确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基于正确诊断基础上的,实际上这类病人大约只占到咳嗽病人的10%左右,不能因为这10%让90%人跟着吃抗菌药物。
  “迷信”阿奇霉素  临床上阿奇霉素确实在治疗咳嗽甚至喘息疾病的时候有很好的疗效,但这和抗菌、抗支原体没有关系,是由于阿奇霉素有另外一个“业余”的作用就是对抗慢性炎症具有“激素”样作用。对于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这类咳嗽效果不错。但对于这类抗炎药物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比如孟鲁司特,副作用更小,一般情况尽量不使用阿奇霉素。如果广泛使用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以及支原体出现耐药现象。
  联合用药  有些孩子的咳嗽比较顽固,家长经常喜欢联合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包括西药的联合使用、西药中药的联合使用。很多中药和西药虽然药名不同,但成分却惊人地一致,如果联合使用虽然可以增加疗效,但副作用也明显增加。
  最常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中成药,基本上是以麻黄、杏仁、甘草和石膏为基础组成的。麻黄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素和伪麻黄碱,可以提高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并刺激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这些物质作用于β-2受体可以止咳平喘,对于咳喘有很好的疗效,是我们以前对于呼吸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但它也可以刺激β-1受体,使心脏的心率增快和收缩力增强,增加心脏的负担。同时作用于α-1受体,增加血液循环,使血压升高。而杏仁中含有剧毒物质氢氰酸,婴幼儿大量使用杏仁即能致死。苦杏仁含有一种苦杏仁苷,在酶和酸作用下,可水解为葡萄糖、苯甲醛和剧毒的氢氰酸,这种剧毒的氢氰酸被体内吸收后,与组织细胞含铁呼吸酶结合,使细胞无法利用氧气,人体会因此造成缺氧。杏仁中毒后有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乏力、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神志不清、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而后变慢且不规则,同时可闻到苦杏仁味。病人有恐惧感,胸上部疼痛有压迫感;严重时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强度痉挛及发绀、牙关紧闭、体温升高、肝大、反射消失或减弱,最后呼吸变浅,极不规则,呈潮式呼吸,四肢厥冷、深度昏迷、休克,在临床中经常被误认为是重症肺炎或者肺炎合并脑病,延误正确诊断和治疗。
  每一个中成药都应在安全剂量范围使用。但如果把这几个药物联合使用,特别是麻黄、苦杏仁的剂量就会超出正常范围,加大其副作用,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发生危险。
  西药也有同样的问题,西药中药种类繁多,名字不一样,但里面含有的实际成分可能有重叠,联合使用也会有同一成分超量的风险。比如福尔可定和惠菲宁,都含有盐酸伪麻黄碱,前者每毫升含3毫克,后者每毫升含有6毫克。如果联合使用就会出现超量的问题,也会出现伪麻黄碱中毒的现象。所以美国FDA禁止将复方止咳药物作为非处方用药用于2岁以下儿童,有些国家甚至将这个年龄提高到6岁。
  单独使用中枢性镇咳药物  孩子的咳嗽一般是由于孩子呼吸道有炎症分泌物刺激引起的,最好的办法是排除这些炎性分泌物,换句话说就是祛痰是第一位的。祛痰的过程不但把这些炎性分泌物排出体外,还可以把病原微生物和过敏原一同排出。单纯镇咳不使用祛痰药物会不利于痰液的排除,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儿科基本不单独使用中枢性镇咳药物,一般都采用复合制剂,在化痰的同时使用中枢性镇咳药物。
  随意停药  家长认为药物摄入多了会对孩子身体造成损害,因此有时会自作主张地决定只要不咳嗽就不用吃药了。实际上部分慢性咳嗽有可能是鼻后滴漏综合征引起来的,也有可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都需要长期治疗。抗过敏药物的疗程一般是1~3个月,甚至更长。同时还要积极寻找发病诱因,最好能找到过敏原,这样才可以更有的放矢,更好治疗和预防。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