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2-05-17 23:53:56 热度:1246
专家提醒:夏季饮食以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佳,避免食用黏腻、使胃难以消化的食物,勿过饱过饥;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在饮料的选择上,也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耐受,凉茶这个被越来越多人追捧的饮料最好喝得“悠着点”,免得身体不适合的人群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症状。
凉茶能解暑吗?
凉茶起源于我国南方。起初,凉茶以茶叶为原料,后来为了增强茶叶清热生津的作用,或增加去湿消滞、解表发散等功效,于是,人们在凉茶中添加了一些中草药。发展到后来,不少凉茶虽有茶之名,实际上全部是由中草药组成。随着凉茶概念的不断延伸,凡是能起到清热解暑、去湿消滞、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养颜护肤等作用的中草药饮料,都被人们称为凉茶。
在南方,凉茶已经成为人们普遍饮用的消暑饮料;在北方,凉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夏季,很多餐桌上已经不再是碳酸饮料,而是换上了凉茶,老百姓认为凡是与中药沾点边的都有养生作用,而所谓的降火解暑也成了很多凉茶广告的广告词。甚至有“凉粉”们认为,无论何种凉茶,都是有病服之能治病,无病服之能防病,甚至天天喝凉茶。
对于这种骨灰级的凉粉,专家们认为还是悠着点比较好,理由就是,凡事还是要有度,这凉茶虽然能解暑,但过量伤脾胃。
凉茶适合哪些人?
凉茶中的大部分药物都偏寒,按照中医的理论,少量服用能起到消除湿毒的作用,但如果服用过量,则“苦寒者必伤阴”,所以,凉茶不可喝得太多,而且要因人而异。
对于一些体质强壮、易上火,经常咽喉肿痛、便秘、舌红苔黄的人来说,不妨经常喝凉茶来祛火,以安度盛夏。且对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来说,在湿热的季节里,选择喝适量凉茶作为消暑的饮品也是没有太多问题的。
但必须提醒的是,如果饮用者本身脾胃较差,或者患有胃溃疡、胃出血、慢性胃炎等病,容易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过量喝凉茶还可能阻碍消化功能,使人的胃口变差,胃部胀满难受,甚至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还有一些体质较弱者和婴幼儿,长期服用凉茶,易导致疲倦、面色苍白、多汗、易感冒等现象。尤其是婴幼儿,由于身体发育尚不成熟,长期喝凉茶反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另外,凉茶毕竟是饮品,对于我们来讲,夏季最佳饮品,还是凉白开;如果习惯熬粥汤的话,多煮一些绿豆汤之类。长期饮用凉茶之类的饮料,还是不可取的。
夏季喝点啥比较好?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暑必挟湿”。脾虚者夏令养生,可采取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品。
夏季选择的饮品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对于出汗多的人群,可以喝一些乌梅汁、酸梅汤,酸有敛汗祛湿消食的作用。不但酸甜可口,生津止渴,还可以加速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并起防暑降温的作用。另外,绿豆汤,或用绿豆、金银花、冬瓜熬汤,也具有消暑解毒利水的功效。包括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番茄汁、葡萄汁、菠萝汁等果汁对人体有补益作用,特别是新鲜的原汁补益功效更好。这些新鲜果汁除富有营养外,还具有帮助消化、健脾开胃、提高食欲的功效,饮用时最好用温开水冲淡后再喝,但果汁也偏甜滋腻,适当喝一些比较好。
夏季还可以多吃一些羹,如莲子汤、荷叶粥、豆浆粥、玉米糊等消渴生津、清热解暑。对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老人,还可用海蜇、荸荠等适量,洗净后加冰糖适量煮成“雪羹饮”,适当服用。
不同体质喝点什么茶?
1、血瘀型体质容易表现出心烦意乱,血瘀气阻的情况,可以适当喝一些乌梅茶、山楂茶、玫瑰花茶、金橘茶等,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2、阳虚型体质表现为阳气不足,身体发冷、手脚发凉;畏寒;且这类人群容易疲乏;容易感冒。可选择温补脾肾阳气为主的饮品,如桂圆红枣茶、枸杞茶等。这类人夏季最好少食生冷食物。
3、痰湿型体质表现为有身体沉重感;腹部肥满松软;额部油脂分泌多;上眼睑肿。这类人群可能偏胖。但并不表示瘦的人群不会出现痰湿体质。可以选择喝一些冬瓜茶、薏仁茶等。
专家推荐:
(1)薄荷茶:薄荷10~20克,泡水喝,有清凉解毒、发散风热、清润咽喉之功。
(2)乌梅茶:乌梅3-5颗,煮水喝。有生津止渴、开胃健脾功效。
(3)山楂麦冬茶:山楂、麦冬各25克,健脾消食、生津止渴。
(4)双花茶:金银花12克、白菊花10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有清热解毒,祛暑消炎、明目之功能。
(5)玄麦甘橘茶:玄参、麦冬各10克,桔梗5克,甘草2克,混合开水冲泡当茶饮,有润肺生津、止咳消炎、利喉化痰之功效。
(6)决明子茶:决明子15克,夏枯草10克,用微火将决明子炒至稍鼓起并微有香味后,放凉捣碎,与切碎的夏枯草一起开水冲泡饮用,有清肝明目、通便、降血压之功效,也适合便秘的人群。
专家提醒,对于不同的茶饮都不建议长期服用,应该结合身体不同的状态选择食物,合理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27
2024-12-26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1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