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最打动我的是人性光彩”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4-08-20 09:52:22 热度:1029

    本报北京8月19日电(记者葛宗渔 光明网记者赵宇)本报自8月6日推出“请医生说说心里话”专栏以来,10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医生一吐心声,并通过光明网和官方微博、微信的传播,以及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的转载,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持续关注。随着这一专栏的不断升温,网友们也从最初的内心感动转向更加深入的理性思考。
    “只要善良是我们社会的底色,我们就有希望。”网友“井上之蛙”评论道,“这个专栏最打动我的是人性光彩,不光是医生的真诚、悲悯,还有他们的失落与无奈,以及他们眼中患者的质朴、善良和无助。李刚大夫说,我们应当直面医学的不完美。其实,我们更应当直面社会的不完美。怨气太多,聚集成社会戾气,最后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不如把自己的善良更多地展现给身边的人。”
    网友“胖子不爱吃”说:“医患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一样,存在某些不协调是正常的,但医患关系紧张,甚至爆发医患冲突,则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医院作为与老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的‘窗口’,自然最容易成为导火索。‘请医生说说心里话’,会让更多人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才能走出信任危机。”
    “对于白衣天使,绝大多数病人是心存感激的,反倒是医生和病人家属之间最容易起摩擦。病人家属要向医生问这问那,在情理之中。可是,有些属于医学上很深的问题,医生没法一下子和病人家属说明白。病人家属很不理解,医生时间很紧迫,所以也很烦。”网友“漠漠孤烟笼翠微”建议,“是否在医院每个病区,都能设一名专职医务人员,由他向病人家属解释疑问,由他向医生反映问题,并且,每一次沟通都要有记录,不能走过场。”
    “医患矛盾多,根源是不是‘钱’?陈旭岩大夫在急诊科遇到缺钱病人面临救与不救抉择时的义无反顾,刘胜阳大夫为患者垫钱16年的无怨无悔,让人感动,但是,他们遇到的问题有普遍性,最终要靠制度保障来解决。”网友“见贤思齐”评论道。网友“刁钻隐士”对此建言:“希望医改能借鉴文中分期付款的形式,对贫困家庭进行优抚。”
    “一直觉得,诚信是我们当下社会最稀缺的资源。”网友“渴望蓝天”评论道:“看到大夫为患者垫钱16年,没有一次‘坏账’,哪怕患者已经病故,家属也要千里迢迢赶来还钱,我对诚信有了新的理解。只要付出‘诚’,就能收获‘信’,这就是普通百姓贡献给社会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