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8-15 16:45:00 热度:804
本报记者 柴玉
从北京飞到四川广元,从广元开车到甘肃陇南市宕昌县中医院,杨国旺和胡凤山一路上都在琢磨,这个既不通飞机、火车,也不通高速的贫困县,中医院能满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吗?
杨国旺是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的主任,胡凤山是他们科室的精兵强将。他们这次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委托,到宕昌县中医院义诊并指导工作。
不求“千招会”,发挥专科优势
2002年,韩长青被甘肃省宕昌县委公选为该县中医院院长。“当时,中医院的日子很难熬。”韩长青回忆,医院条件落后,患者少,医护人员连工资都发不上,几乎到了要关门倒闭的地步。
“这几年,赶上灾后重建和新医改政策,我们有了发展的基础。”韩长青介绍,医院“苦练绝招”,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逐渐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发展格局,实现了真正的“峰回路转”,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该院针灸理疗康复科开展了疏肝理气、安心启窍法治疗抑郁症,醒脑开窍、活血通络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中医特色业务;心血管科运用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开展胸痹心痛、心悸、眩晕等疾病的诊治,扩大了专科影响力,拓宽了中医药的应用范围和服务领域。
在各科室考核中,医院把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定期检查督导,重点对中医药服务理念、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内容进行考核评价,并制定奖惩措施,兑现奖惩。
同时,医院还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和培训,通过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途径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宣传,采用书法、图版、宣传栏、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通俗易懂、形象直观地把中医哲学思想渗透到医院文化建设中。
练好“一招绝”,引领专科发展
针灸理疗康复科作为医院的“招牌”科室,被列为陇南市重点中医药专科。该科有2个病区,120张病床。科主任赵红星介绍,近几年,他们开展了“针刺醒脑开窍疏通三焦法”治疗药物中毒性耳聋等10多项新业务及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50多项适宜技术,并开展穴位注射配合头体针及药物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对颈椎病、中风后遗症等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此外,该科还通过刺罐配合推拿、冬病夏治和中药外敷等特色疗法对四肢关节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和类风湿等疾病进行治疗,吸引了周边许多县区的患者前来就医。
针灸科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带动了医院其他科室的发展。目前,医院肝胆病科、心血管病科、眼科、风湿病科的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和中药房建设成绩突出,被列为省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联合大医院,提升专科水平
宕昌县近几年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肿瘤患者逐年增多。为解决肿瘤病人“看病难”问题,今年4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的支持帮助下,宕昌县中医院与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建立了协作关系,成立了中医肿瘤科和远程会诊中心。
目前,该院肿瘤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已接诊住院患者102人。“它将为宕昌县30万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使贫困山区的老百姓不出县域就能够享受到北京医学专家的诊疗服务。”韩长青说,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院肿瘤专家定期来该院肿瘤科坐诊、查房,使肿瘤患者得到了有效救治。
目前,该院年门诊约15万余人次,住院病人约9000余人次,承担了全县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和康复,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的就医问题。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