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专家强调:灾后谨防四类传染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4-08-15 15:11:27 热度:833

图为云南省中医医院医疗队在地震中救治伤员。樱 子摄

图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暨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在紧急生产饮水消毒丸。刘 岩摄

  云南鲁甸“8·3”地震灾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加大了灾后卫生防疫工作,谨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以确保灾后无大疫。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教授强调,灾后卫生防疫不容忽视。
  第一类要防范的是肠道疾病。如甲肝、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等。预防这类肠道传染病,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是关键。
  1.甲型肝炎:水源或食物被甲肝病毒污染后,儿童吃后可产生疾病。
  2.痢疾:主要传播途径是被痢疾杆菌等污染的水、食物或是病人的排泄物。其中苍蝇是传染的重要媒介。痢疾的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等。防止产生痢疾就要注意水的卫生,保护水源免受污染,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坏变质食物,不吃死亡的禽畜肉,不用脏水洗瓜果蔬菜,如有条件做饭,碗筷应当消毒,案板和刀具要生熟食分开,吃海鲜食品一定要煮熟。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垃圾,管理好粪便。
  3.感染性腹泻:其病菌多是沙门氏细菌,临床症状有发烧、腹泻、呕吐,大便性状可以是水样便、蛋花汤样便或是黏液便等,严重者常有脱水现象,须前往医院及时治疗。
  第二类要防范的是虫媒传染性疾病。所谓虫媒传染病是指通过蚊蝇及各种昆虫等对儿童叮咬后传播的疾病,如乙脑、疟疾等,此类传染病的媒介主要是蚊子。
  1.乙脑:儿童在灾后容易出现的一种病毒性脑炎,全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猪为乙脑病毒的主要扩散宿主。病毒在猪、蚊、猪之间循环,带有这种病毒的蚊子再咬人就可能会传播乙脑。大部分是隐形感染,只有少数人患脑炎。症状主要是高烧、呕吐、头疼甚至出现抽风、昏迷等症状。
  2.疟疾:即人们所说的“打摆子”,是由蚊传播的寄生虫病。控制该疾病就要控制传染源,注意环境卫生(填平坑洼,疏通沟渠,减少蚊媒滋生场所),阻断传播途径。要早防、早诊、早治。
  第三类要防范的是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炭疽等。流行性出血热(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症状是发烧、尿血、感染中毒和休克等。
  传播途径包括:(1)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飞扬在空气中,经呼吸道进入感染人体;(2)进食被携带病毒鼠类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肠黏膜感染;(3)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导致感染;(4)螨类吸取了带病毒鼠的血又吸取人血引起感染。
  第四类要防范的是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千万不要把泥土直接接触破损的伤口,有皮肤破损者要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要彻底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严重者建议去医院就诊。
  赵敏强调,震后一切水源都可能受污染,因此对所有水源都要重新检验,确定可否饮用。选定的水源要加强防护,清除周围50米以内的厕所、粪坑、垃圾堆以及尸体等污染源,建立水源保护制度,设岗哨看管。禁止在井旁洗脏物和喂饮牲畜。由防疫人员定时消毒,同时,积极修复自来水系统和水井,必要时打临时浅水井。供水系统成为关系到震后能否控制大疫的关键问题。(戴 欣)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