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为了师生生命的重托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7-18 15:10:06 热度:743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救治“4·10”事故重症患者纪实

本报记者  刘泽林  通讯员  付伟华  李思静

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右二)、海南省卫生厅厅长韩英伟(右三)看望受伤小学生。

  海南省副省长王路(左一)、海南省卫生厅副厅长吴明(左二)、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李丽(右一)看望患者。

各科专家联合会诊。

为出院患者举行欢送仪式。

最后一名重症患者出院。

  在海南发生的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海南省卫生系统争分夺秒地调集各方力量展开救治。关键时刻,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危受命,勇挑重担,承担了最重的抢救任务。经过68天的精心抢救和治疗,他们不负重托,使受伤重症师生得到了妥善救治,全部痊愈出院。
  4月10日上午11时许,海南省文昌市东阁镇宝芳路段,一辆载着澄迈县欣才学校春游学生的大巴车突发翻车事故,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34人受伤。
  这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
  当天中午,正在海南出席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李克强总理迅速对这起事故做出指示,要求尽最大努力救治受伤学生,细致做好学生的心理抚慰和相关善后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示,要全力救助受伤学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遇难学生表示哀悼,向受伤师生表示慰问,并要求全力做好学生的救助和善后工作。
  当天,同样在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指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致电海南省卫生厅,紧急调配解放军总医院、西京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二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华西医院等国家级专家帮助海南救治重伤员。
  这起重大事故同样引起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事故发生当天,海南省省委书记罗保铭批示要求相关领导和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以赴抢救受伤师生,做好死亡学生的善后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海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批示,要求省政府相关领导立即赴现场组织指挥,全力以赴迅速救人,省市医院要提供最好的医疗力量救治学生,减少伤亡。
  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海南省卫生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各方力量展开抢救,为师生生命护航。在这场生与死的竞赛中,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下称海医附院)承担了最重的抢救任务,他们用真诚谱写医患大爱,演绎了一曲感人的生命之歌。
  争分夺秒展开生死营救
  事故发生后,海医附院的紧急抢救迅速展开。
  4月10日中午12时许,海医附院非紧急医疗救援转运中心主任陈晓松,正准备在休息室和同事们吃午饭,突然,接到该院院长李丽的紧急电话,要求立即带队到文昌救援。
  陈晓松参加过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是一名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医生。事发突然,他顾不上吃饭,马上镇定部署,决定和护士长先行一步,随后再调度第二辆救护车跟随其后。从召集确定随车人员到急救车开出医院,仅仅用了3分钟。
  12点25分,海医附院的急救车从海口市出发,正值下班时间,是人流车流的高峰期,医院地处市区繁华路段,车辆出行困难,但陈晓松和同事们不敢有片刻耽误。文昌市距海口市有60多公里的距离,加上在市内行车的时间,救护车仅用了55分钟就到达了文昌市人民医院。13点20分,海医附院的救护车到达文昌市人民医院,成为全省第一个赶到的三甲医院。此前,海南省卫生厅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将所有的伤员暂时集中在文昌市人民医院,但受医疗能力所限,重症伤者只能等待转院治疗。
  陈晓松要求把最重的患者送往海医附院抢救。
  34名伤者中,伤情最为严重的是6岁的郑同学。他全身多处骨折且伴有大量失血,情况十分危急,很可能在车上支撑不住,陈晓松决定快速输血使孩子的血压回升。14时许,急救人员为郑同学挂上血袋,固定好脊柱板,小心翼翼地抬上救护车,紧急赶往海医附院。一路上,医护人员一刻不停地留意着孩子的血压、心率、病情变化,并不时地安抚学生情绪。救护车驶入海口市区的时候又遇上堵车,急救人员便把扩音器拿出来,大喊着让救护车先行!
  此时,在海医附院,急救准备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该院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由院长李丽任组长,副院长郝新宝、副院长夏立平为副组长,调集普外科、骨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儿科、介入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口腔科、检验科、输血科、放射科、超声科、药学部等相关科室专家组成的应急抢救小组。同时,医院开通了免费住院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位即将到院的伤者都能得到医疗、护理、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的专人护理。李丽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尽最大的努力救治伤者。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志华根据李丽的要求,早早地预备好病床、运转监护仪、呼吸机,以及可能用得上的微量泵、输液泵等抢救设备,等候伤员。
  14点45分,首批4名重症伤员到达海医附院,立即被送入ICU病房抢救,4组医生轮番为伤者实施手术,50余名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伤情最严重的小学生手术进行了近8个小时,当天的手术持续至晚上11点半才结束。
  这场分秒必争的生死营救,为伤者生命的延续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承担最重的救治任务
  重症伤者是本次事故救援的重中之重。海医附院是承担重症患者救治任务最重的医院,先后共接收了8名受伤最严重的重症患者。
  为确保伤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医院成立了由各学科主任牵头组成的专家小组和专护小组,24小时候轮流值班。每天早上8点20分和下午4点20分,海医附院都要组织专家组为患者会诊,多学科一起讨论制定救治方案,力求将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
  受伤最重的郑同学全身多处受伤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骨盆骨折,右股骨干骨折,全身多发性软组织挫裂伤,膀胱挫裂伤,腹会膜后血肿,急性失血性贫血,右手无名指缺失,这样的患者对救治的要求很高。海医附院组织骨外科主任医师孟志斌、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崔海宁、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梁培育、急诊创伤科主任医师彭磊等多科专家,通力合作为患者开展接台手术,先后实施了剖腹探查、膀胱破裂修补、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右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等多个手术。
  10日晚21时40分,手术后的郑同学被推入重症监护病房,当时由于其麻醉未醒,身上带着气管插管、尿管、左腹腔引流管、左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带有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严峻加上伤者年纪太小,胡志华立即联系手术医生了解手术情况和护理重点难点,对郑同学进行精心护理。两个小时后,孩子的呼吸渐趋平稳后,根据血气结果,胡志华撤掉呼吸机,拔掉气管导管。
  海医附院重症监护室极少接收儿童患者,对于郑同学,胡志华不敢有丝毫大意,每一步的治疗方案、每一次的药剂用量,都是在与儿科主任及院内相关专家仔细讨论后,方才决定。
  24小时的专职陪护,全体医护人员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心与耐心,想尽各种办法,对他进行引导和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郑同学出现严重腹泻,最多的一天达到18次,排泄物弄脏了护士的制服,也弄脏了病床,可谁也没有埋怨一句,总是在第一时间给孩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和床单。
  4月19日,郑同学突然出现呕血、解黑便,为了弄清孩子呕血的次数及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治疗小组蹲守在病床前观察他的呕吐物及大便。经过一系列的精心治疗护理,郑同学的腹泻和消化道出血情况终于缓解了。
  抢救期间,重症监护室人员极为紧张,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还在哺乳期的郑燕玲、刚毕业的医生林成寿和钟昌会,一周多都没有回过家了。
  救治期间,医院保证了每一位危重伤员都有专门负责救治的医疗小组,比如护理部派人进行专护,对郑同学、邱老师的病情实行24小时监测;医技科室为伤员检查大开绿灯,连彩超机都搬到病床旁,以保证伤员能够及时得到检查;后勤部负责安排伤员的饮食问题,由医院食堂免费提供饮食等。
  4月25日,受伤最重的郑同学各项生命体征和指标都显示正常,经治疗专家小组决定,将他从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至此,在海医附院的8名重症伤员全部脱离了生命危险。
  特别护理演绎医患真情
  为了给予患者更好的医疗服务,海医附院从不同科室抽调了25名工作突出、护理能力强的护理人员,组成特护小组,为重症患者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扬。
  吴老师是车祸班级的班主任,在车祸中肋骨骨折,入院后情绪低落,总是哭泣、不讲话。辛宇、李璐思、曾飞格、陶丽娟和吴开玲5位护士组成的特护小组,其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吴老师。吴老师不愿意说话,李璐思就从家里带来各种书籍念给她听。输液、按摩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能得到她的应答,但护理人员坚持和吴老师聊天。骨折患者日常的清洁工作不能自理,细心的护士就打来热水,托着吴老师的头,轻柔地帮她洗头。吴老师身上出汗了,护士们会及时用热水帮她擦洗;指甲长长了,她们便帮吴老师剪指甲。5月9日上午,在接受了近一个月的治疗后,吴老师要出院了。 她拉着护士的手满眼含泪地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是你们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真的很感谢你们。”
  重症伤者中的邱老师,车祸后形成了多发伤,情况非常复杂。海医附院介入治疗科主任医师金桂云通过肝动脉造影发现肝脏有点状出血,说明存在肝挫裂伤,便对患者进行了超选择栓塞治疗。脾动脉造影发现胰尾部有明确的动脉性出血,便及时为邱老师进行栓塞止血。同时,还对其进行了抗感染、保护胃黏膜、护肝、清除炎症介质、解痉化痰雾化等多项治疗。特别是在腹股沟区穿刺进行介入治疗,不用缝针就解决了腹腔出血的问题,避免了剖腹探查的损害,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4月21日,邱老师从重症医学科病区转入骨科病区接受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和特别护理,能自行下床活动了。
  一位姓马的小同学左前臂骨折,在骨科接受治疗的十几天里,与医生护士成为好朋友。马同学出院时,十分舍不得医生护人员。医院还为其举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欢送会。
  心理救治抚慰患者
  在对伤者进行抢救的同时,一场特殊的救治行动也在展开。
  身为7岁孩子妈妈的邹琴,是海医附院的心理治疗师。她制定了不同的心理干预治疗方案,让患者从痛苦的经历中走出来。
  8名重症师生中情绪最不稳定的是班主任吴老师,她几乎不说话,总是流泪,情绪非常低落、哀伤。邹琴清楚,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很有可能使她患上心理疾病。所以,邹琴及时对吴老师进行了心理干预,通过倾听吴老师的心声,帮助她释放情绪、宣泄痛苦,解除她对事故的内疚心理。经过心理干预,吴老师终于愿意与人交流了。
  邱老师接受治疗时大都在重症监护室。这种环境让他觉得很孤独,十分思念在病房外紧张等候的亲人们。邹琴了解情况后,为邱老师买来了小说,以排解邱老师的孤独和思念之苦,然后向医疗组说明情况,申请增加邱老师家属的探视时间,同时也与邱老师的家属交谈,减轻家属的焦虑紧张,从而稳定邱老师和家属的情绪,共同战胜疾病。
  突发事故对孩子们内心造成的创伤尤其巨大,如果不能及时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会对孩子们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邹琴发现住院的孩子们情绪都很低落,充满了惊恐和担忧。她根据孩子们的状况,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治疗。她拿出玩具和绘画工具,带着孩子们进行绘画治疗,让孩子边画边讲述车祸的场景,在讲述的过程中把情绪表达出来。同时,她也和家长进行了访谈治疗,减轻了家属的焦虑情绪。
  治疗过程中巨大的疼痛和恐惧使郑同学烦躁不安,不想吃东西,对除了父母之外的人都很排斥,不愿任何人触碰他的身体,吵闹着要回家,拒绝治疗。特护小组的辛宇是一名工作多年的主管护师,参加过玉树地震救援,对于突发事件的护理经验丰富,她发现郑同学喜欢玩游戏,就找来很多关于游戏内容的材料研究,用游戏话题吸引郑同学,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平静下来。
  每天,医护人员都会到病房和师生们聊天、讲故事,缓解患者的情绪,让他们逐步走出车祸的阴影,帮助他们平稳渡过这段时间。
  事故受伤师生的心理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副院长郝新宝说,医院专家们已制定了详细的健康规划,将长期对此次事故的伤者进行心理干预。
  树立医患和谐典范
  在重大灾难面前,海医附院用真诚抚慰患者,用行动谱写大爱,在灾难救治中树立了医患和谐的典范。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副省长王路、副秘书长倪健,以及海南省卫生厅、教育厅有关领导多次到海医附院看望患者,对海医附院卓有成效的救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海南省卫生厅也对该院进行了特别表彰。
  在救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映射出医患和谐的人间真情。
  ——由于伤者家属留院守候人数较多,又多为澄迈县人,在海口市没有固定住所,海医附院为每个家庭配备了一名志愿者全程陪护,方便他们在海口期间的生活,帮助解决家属的各种生活和医患沟通问题。
  ——海医附院在医院附近的宾馆,为每个住院师生的家庭提供一间免费客房,并请家属在医院食堂免费用餐。
  ——为保证家属知情权,安抚家属情绪,救治小组每次讨论病情后,都会将家属集中起来,对伤者病情进行汇报和沟通。
  “这场救援中是一个整体在行动,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留住伤者的生命!”李丽说。
  经过救治,受伤的师生陆续康复出院。
  6月17日,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受伤最重的郑同学最后一个康复出院,海医附院同样为他及家人举行了小型的欢送会。郝新宝特别叮嘱郑同学回家要注意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一定要按时回到医院做复查和康复。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灾难无情,人间有情。为了师生的生命健康,海医附院不负重托,用行动诠释了医者救死扶伤的承诺,谱写了医患和谐的大爱之歌。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