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7-04 15:58:35 热度:1220
——记第九届中国医师奖获奖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滕军放
宁 静/文
郑州大学一附院病房楼。
滕军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内二医学部主任、神经内科主任、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主任。自1977年考入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为郑州大学医学院)来,37年来他持之以恒地投身于河南的医疗事业中。
他是广大神经内科病人的希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河南省医疗技术最好的医院之一,许多省内的病人抱着希望专程来找滕军放。他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断快速准确,出具的治疗方案思路清晰,特别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老年性痴呆、小脑性萎缩及共济失调、运动神经元疾病等,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他不但深得患者信任,其临床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
2013年,他一手建立了河南省首家标准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不仅对神经系统常见危重症做到了专业化救治,而且大大提高了神经重症的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还成功治愈了抗NMDA受体脑炎等少见疑难危重病例,为河南省神科内科的病人提供了放心可靠的医疗保障机制和治疗条件、方案。
为工作他把家安在病房楼边上
从医30余年来,他坚持每周出3次门诊,2次定期大查房,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总是早上7点半之前来到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他的办公室常常亮灯到很晚,繁忙了一天的他深夜了还在伏案分析疑难病例的病情,查阅文献或撰写论文。他还要负责科室日常繁杂的行政事务,为了工作方便他至今没有搬新家,日常生活仅限于一里地半径内,平时就住在医院分的旧福利房里,与科室病房楼步行仅2分钟的距离,这样他就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工作,还能顺便在下班路上、晚饭时间与同仁们一道讨论医院发展、交流医学医术,他常常笑着说:“病房就是我的家”。
他的学生多成为河南各地医院的技术骨干
作为博士、硕士生导师,他把一身“武艺”,课本上的知识、临床上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热爱医疗事业的弟子们,并注重医德的培养。他常和年轻医生以及进修生说:“医者仁心、大医精诚,要始终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用的每一种药都要有根有据”。
他积极支持科里年轻医生们出省、出国进修深造,希望自己的学生们能在学术上早日超过自己,使神经内科的医疗水平更强。如今他的学生们已遍布全省十几个地市,很多成为当地医院里的科室技术骨干,为神经内科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12年成立了“郑州大学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研究所”,2013年建立了河南省首家标准化的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他始终奋战在临床、科研、教学的第一线,为患者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而不懈奋斗。他说,帕金森病和运动神经元疾病在临床治疗上有待进一步研究,重症病房还有许多先进理念方法和前沿医疗技术需要去学习探索,这一领域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