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阎青春:失能、空巢老人增长快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5-24 13:22:35 热度:749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爱晚工程领导小组成员  阎青春

  过去,我国的老龄化一直延续人口规模大、速度快、城乡倒置、女性老年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而现阶段,随着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又呈现出以下四个新特点。
  第一,老年人口增长大幅度提升。有数据显示,2004年底,我国老年人口为1.43亿,2010年达到1.77亿,2013年超过2亿,按这种速度,2054年将达到峰值4.87亿。老龄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各种养老需求的快速增加,养老供求矛盾会日益加剧,社会养老负担也会不断加重。
  第二,高龄化凸显。高龄是指80岁以上的老人,目前这部分人已达到2400万,预计到2050年,高龄老人将超过1个亿。一直以来,老龄化并未让人们觉得可怕,那是因为我们还处于一个年轻型的老龄社会,但随着高龄化趋势凸显,情况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高龄意味着生理机能、心理机能退化严重、疾病增多,因此,高龄化将对养老保障和照护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急剧增多。2000~2010年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65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数量,将由目前的5000万增加到2050年的近2亿。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结构(一对夫妇同时赡养四个老人、抚养一个小孩)愈加明显,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空巢老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
  第四,老人失能比例大幅度上升。目前我国老年失能人口已经达到3750万,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4000万。
  高龄化、空巢化和高失能率等特点,对发展长期照护的院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与此相矛盾的是,我国养老院舍发展状况和保有存量,与巨大的长期照护需求不相匹配,机构养老床位占有率与国际社会通行的5%~7%也相差甚远。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切需要一种既维护传统、又符合国情的人性化养老模式。
  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愿意在家里养老,有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能得到家庭成员的照顾和帮助。因此,要确立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将老年人在家庭的居住和社会为老人提供上门照护服务结合起来。比如,在老人居住的社区发展能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养老设施,让有行动能力的老人走出家门,在社区享受服务;不能自理的老人,社区可以派专业护理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此外,要适度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发挥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养老机构可以向家庭护理服务延伸,直接开办家庭病床,可以解脱家庭困境、减轻家庭对失能老人照料护理的负担。▲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