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胶囊之乡10年不检铬含量被指涉嫌渎职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2-04-27 10:20:47 热度:935

    ■马上评论
  新版中国药典发布后,新昌监管部门仍不检测空心胶囊铬含量,事件曝光后仍然以企业逃避监管为借口掩盖执法不力。检察部门有必要调查其是否涉嫌渎职。
  据《东方早报》报道,浙江新昌的胶囊存在问题,政府部门至少10年前已经知道,当时对全县的空心胶囊企业进行整顿,整顿的原因之一即为不少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明胶。
  新昌县食药监局办公室主任梁樟钱介绍,10年前新昌食品药品检验所就被撤销,县食药监局设立了“快检室”弥补不足。“快检室的全部检测仅凭一个‘快检工具箱’,对胶囊是否铬含量超标等无法检测。他认为监管部门‘有心无力’。”
  这种“有心无力”不是监管部门自我卸责的理由。2010年新版《中国药典》已明确将明胶空心胶囊的铬等项目列入检测指标,新昌被称为中国胶囊之乡,其空心胶囊产量占市场份额三分之一。当地的监管部门为何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不组建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这不是监管渎职?
  即使退一步看,如果设立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困难,但如果是依照检测规程进行检测,当地已有的民间检测机构同样可以发现胶囊铬含量超标的问题。监管部门不能将结果作为执法依据,完全可以将样品送往有检测能力的其他药监部门送检,这就解决了执法依据问题,但监管部门也没有这么做。
  这位梁主任还透露了一个监管的困难,一查企业就把材料藏起来,查过了再恢复生产。这种规避检查和检测能力缺失,共同构成了铬胶囊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
  任何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者,都会千方百计的逃避监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加大检查频率、外围调查等很多方式加大监管力度。连媒体的记者都可以通过采访获取那么多的资料,手持执法权的执法部门更没有道理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
  如果执法部门真能把药品安全放在其职责所在的位置,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法,铬胶囊问题就不会演变到现在这么严重的程度。执法部门应该反思其失职的原因在哪里,而不是为自己的失职找借口。
  据报道,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工作组已经分赴浙江河北,与当地检察机关共同研究介入事件调查,深挖事件背后执法监管人员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新版《中国药典》发布后,新昌监管部门仍不检测空心胶囊铬含量,事件曝光后仍然以企业逃避监管为借口掩盖执法不力。检察部门有必要调查其是否涉嫌渎职。
  □木易(媒体人)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