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中医保健乱象该整治了

来源:健康时报 时间:2014-05-05 20:28:19 热度:853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禤影妍

  当下中医保健很热,也很乱。完善准入标准并严格执行,是整治乱象的急要之事。
  “喉咙痛?耳尖放点血吧!”“便秘先要排毒,中药灌肠一身轻松!”……在很多休闲会所、盲人按摩店、美容院、减肥机构、温泉洗浴中心乃至沐足店等,都有按摩师、美容顾问和调养师“指导”客人养生之道。
  除了推拿、按摩、刮痧、拔火罐、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的传统国粹外,一些微创的、有入侵性,甚至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中医技法,如小针刀、刺络放血、中药灌肠、梅花针敲打、穴位埋线、天灸等也被堂而皇之地在客人身上“施展”。人人都打着“中医”的旗号,想从这红火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然而,中医保健市场却是鱼目混珠,事故频发。“按摩差点按断腰”的类似报道常常见诸报端。前不久笔者的一位朋友就因在洗浴中心拔火罐,后背发泡破损,差点感染,最后还是医院急诊处理了事。虽然早在2005年,当时的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曾联合发文,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用“中医”二字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医疗活动,但文令虽出处罚规定却无,也没有设定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故尔仍是一纸空文。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计委办公厅在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有关中医监督问题的批复中,终于为开展中医微创疗法的机构设定了准入门槛,并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后果。批复明确指出,非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等。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中医养生保健市场终于有了规范!这过滤了相当一部分可能危害患者的因素。但是,批复没有同时对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治疗的从业人员设定准入门监。实际上,从各大医院到乡镇诊所,对中医一窍不通的人从事针灸、推拿等中医微创技术治疗屡见不鲜。比如三伏天灸时,很多西医院也来分蛋糕,且不说敷贴药物的配方和炮制,对穴位没有多少认识的实习生、护士也纷纷上阵,照葫芦画瓢给患者贴药……
  整治已经开始,那就应该更好。如果只对从业机构而不对从业人员作出准入规定,那么,在中医保健红火的背后,行业仍然是不规范的,民众们接受的,恐怕依然是充满隐患的保健服务。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