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地标升国标品种共性问题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4-25 15:35:13 热度:1026

□ 杨洪军 张霄潇 郭宇博 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与评价办公室

  地标升国标品种是目前上市中药品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这类独家品种比较多,部分产品特点突出,差异化明显,符合企业大品种培育的基础条件,目前单品销售过5亿的产品中不乏此类品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类产品普遍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培育成为大品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少,现将地标升国标品种共性问题初步分析如下。
  一、质量标准方面的问题
  药材基原不明确。药材基原与品质息息相关,存在一定的内在质量差异,而部分地标升国标产品中处方药材的来源、产地混乱,影响制剂质量的均一稳定性。部分品种处方中地方特色药味,无国家标准,基础研究也比较薄弱,质量研究和标准提高存在一定的难度。
  定性鉴别专属性较差。地标升国标品种,由于前期研究基础薄弱,质量标准中定性鉴别的方法专属性较差。部分组方中的地方特色药味,由于应用少、研究不足,缺乏相应的对照药材或对照品,制剂未按照“君、臣、贵、毒”的原则选择质控对象,难有效控制药品质量。
  定量质控有待提高。随着现代中药研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效液相法已经发展成为中药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地标升国标品种质量标准中缺失含量测定项或者使用薄层扫描法定量的产品仍不在少数。
  主要活性成分研究缺乏。目前中药品种的质量控制已经发展到量效挂钩的时代,其关键技术是主要活性成分的发现和定量方法的建立,但目前地标升国标产品主要活性成分研究多缺乏,制约质控水平提高。
  检查项不完整。部分地标升国标品种检查项不完整,有待完善,例如:部分中药注射剂缺少重金属、农残及毒害物质的限度检查。
  二、生产工艺方面的问题
  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不匹配。部分地标升国标产品多缺少系统研究,造成在法定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难达到法定质量标准的要求,出现了真实的不合格产品,使合法药品出现了不合法的身份,造成法规性风险。
  生产工艺本身存在先天缺陷。生产工艺研究中,由于受当时科技条件的影响,生产工艺研究不充分,造成了产品工艺先天缺陷,例如:部分颗粒剂或者胶囊剂的吸潮问题。
  生产工艺与核查工艺不符。由于产品标准中存在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不匹配的实际情况,部分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艺与法定工艺不完全一致,造成非法定生产工艺的现实存在。
  三、非临床研究方面的问题
  地标升国标品种部分缺失药效学研究资料,或研究方法、模型选择不合理,无法真实反映产品的疗效、量效关系及临床定位等。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的试验研究并未按照GLP要求开展,或者给药周期不能够支持目前的临床给药方案。尤其,作用机理缺乏深入研究,制约了临床的合理应用。
  四、临床研究方面的问题
  临床定位不明确。部分地标升国标民族药的功能主治与现代医学适应症定位上出现错位,造成标准、说明书与临床实际用药中出现脱节、不匹配、不一致的现象,导致临床定位。产品再注册及后续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不良反应监测不充分。地标升国标品种不良反应监测较少甚至从未开展。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征、影响因素、不良反应物质基础及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等工作都很不充分。
  临床试验研究不规范。部分地标升国标品种或尚未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或临床试验从样本量设计、适应症定位及实施等都已经不符合GCP和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要求,无法为产品大品种培育服务。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