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走出认识误区:纯蜂蜜≠蜂蜜制品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12-19 11:16:24 热度:1938

□ 单守庆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GB14963-2011),以“蜂蜜”标称的纯蜂蜜,不应该在产品中添加任何其他成分。否则,就属于蜂蜜制品,应以“调制(配)蜂蜜膏(汁)”作为产品名称,并应在配料表中明示添加物,在标签明显位置标明蜂蜜含量。如果不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遇上以假乱真时就很难分清纯蜂蜜与蜂蜜制品。目前,消费者对于蜂蜜的认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把蜜膏当成纯蜂蜜,甚至觉得蜜膏比蜂蜜好。
  这是对蜂产品质量认知上的误区。在蜂蜜的“词典”里,原本没有“蜜膏”这个词。从前,蜜是蜜,膏是膏。在回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药物的方剂中,有这样一方:“蜂蜜20克、鲜侧柏叶100克,放碗内,在锅内蒸30分钟后服用。”《回回药方》中曾把这个药方作为“膏”。所以说,蜜膏,是蜂蜜与其他生物成分加热浓缩的膏状物,并不是纯蜂蜜。如今,人们在购买蜂蜜时,常见“蜜膏”、“蜜液”、“蜜浆”字样,却不见注明“调制(配)”字样。消费者不明真相,往往误以为这些“膏”、“液”、“浆”也是蜂蜜,甚至认为比蜂蜜好。有的厂家在产品标签上进一步“造假”:“蜂蜜膏”中的“蜂蜜”两个字印得很大,“膏”字印得很小。这样别有用心的标注,常常被消费者忽视了。
  误区二:蜂胶中加了名贵中药材,保健效果会更好。
  专家指出,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芽孢或树皮中的成分,结合自身上颚腺分泌所形成的一种天然物质,目前还没有办法进行人工合成。蜂胶中的 300多种有效成分,是天然配比的。所谓添加中药材的蜂胶,要么是对蜂胶天然成分的破坏,要么是误导消费者。
  误区三:“指标蜜”,就是达标的纯蜂蜜。
  “指标蜜”的“指标”,只是指农药、兽药残留量不超过标准,而不关乎是否有大米糖浆等添加物。按照蜂蜜国家标准规定,蜂蜜添加任何其他成分都不是纯蜂蜜。目前,大米糖浆成为蜂蜜造假的“明星”、“主力”。
  误区四:任何花都有蜜可采,都能制成蜂蜜。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披露了七种原本并不存在的蜂蜜:一是“金银花蜜”。金银花的花冠又长又细,蜜蜂的嘴很短,很难采到蜜。市场上所谓的金银花蜜,是用含苞的金银花花蕾在高浓度蜜中浸泡,这和蜜蜂直接采蜜不是同一个概念。二是“玫瑰蜜”。蜂蜜的来源是花蜜,花蜜的来源是植物的蜜腺。当植物要开花时,花心的蜜腺才分泌花蜜,而玫瑰花的雌蕊、雄蕊都已经退化,没有蜜腺,何谈此蜜?三是“雪莲蜜”。雪莲通常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气候多变,冷热无常,雨雪交替,蜜蜂难以生存,能飞去采蜜吗?四是“葡萄蜜”。葡萄只有花粉没有蜜。五是“松花蜜”。松树在5月开花,这时我国到处是花,蜜蜂根本不采它。况且,松树流的蜜,蜜蜂食后不好消化,易得大肚子病。六是“玄参蜜”。玄参花在自然情况下无蜜可采,市场上的玄花蜜,只是添加了玄参提取物。七是“银杏蜜”。银杏花本身没有蜜。市场上的“银杏蜜”,只是添加了银杏提取物。
  拨开种种迷雾,人们能直接接触到的纯蜂蜜,其实只有三种。一是成熟蜜。这种自然成熟的蜂蜜,在巢房中经过自然酿造、脱水,含水量降至20%以下,葡萄糖、果糖等单糖转化率总含量70%以上。二是有机成熟蜜。这是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蜂蜜,既是成熟蜜,又优于成熟蜜。三是浓缩蜜。此种蜂蜜未达到自然酿造时间,含水分多,通过高温排除水分后,看起来蜂蜜很稠,但高温破坏了蜂蜜的很多营养物质。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