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患者何时不再被忽悠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3-21 10:46:20 热度:919

□本报记者 陈 飞□

  ■被广告误导,吴亚兰并非个例
  因为一条“10分钟告别甲状腺疾病”的广告,吴亚兰动心来到京城求医,从而陷入了一段伤心的诉讼中。
  类似吴亚兰等患者在北京北城甲状腺医学研究院的就医遭遇,并非个例。
  “我作为从医30余年的医务工作者,看到很多老年人轻信夸大宣传,用毕生积蓄的血汗钱去买‘神药’以求治愈,反而耽误病情,我的心在滴血。”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高广生谈及虚假涉医广告泛滥问题时说。
  高广生说,如今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各种各样的涉医广告扑面而来。许多广告打着“祖传秘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国内外发明专利”等幌子,极尽编造、夸大之能事。比如,宣传半个月可以治愈糖尿病、各种癌症可以消失、卧床的心脏病人可以轻松登山等,一些媒体开辟专栏甚至专门频道为虚假医药进行宣传,成为传谣者和帮凶。
  这类广告是明显违反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根据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原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广告的内容仅限于医疗机构名称、地址、电话、诊疗科目等,目前虚假医疗广告常含有的医疗技术、诊疗方法、保证治愈、专家证明等,以及医疗资讯等发布形式,都在明文禁止之列。
  对于违法医疗广告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满天飞的乱象,相关政府部门也表示要严管。根据法律规定和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医药广告监管涉及卫生、食药监、工商、宣传等多个部门,近年来,相关部门几乎每年都联合发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工商和食药监等部门每隔一段时间就曝光一批严重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愿不愿管”是关键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认为,我国在虚假医药广告监管中,法律不完善、监管难衔接并非根本问题,究其根源“不是难不难管的问题,是愿不愿管的问题”。“治理虚假广告与环保很相似,它不产生GDP,对政府官员个人政绩、升迁等也没有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作为。”
  去年3月,庄一强联合多位业内知名人士发起虚假医药广告“随手拍”行动,同时征集专业人士作为志愿者,对虚假广告进行检索、鉴别、举报、曝光,希望减少人们上当受骗的风险。1年来,已有近百万网友参与。“这个活动提高了公众的公民意识,让更多人主动维护自身权益。但要根治虚假医药广告,还是要靠政府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执法力度要形成威慑力,不能任其泛滥。”然而,目前选择性执法的问题突出,因为监管力量不够或其他原因,只对一少部分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违法者形不成威慑力,反而促使他们想尽办法逃避法律制裁,还可能滋生腐败。
  同时,消费者维权成本太高,违法者违法成本太低。在关于吴亚兰京城就医的报道中,很多患者在与北京北城甲状腺医学研究院交涉后“认栽”了。庄一强建议,同一个违法医药广告的受害者可集体委托律师提起诉讼索赔。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钮文异教授发现,到北京的民营医院求医被骗的外地患者,很大程度上是冲着这些医院名称中的“北京”来的,“很多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就是冲着首都来的,觉得高级医院都在这里,肯定有人能治自己的病”。他呼吁北京有关部门,应该在打击虚假医疗广告和非法行医上作出表率,负起保护公众健康的责任。
  ■患者要学会自我保护
  不少专家和监管人员表示,短期内杜绝虚假医药广告不可能,消费者要学会一些辨别医药虚假广告的本领,尽可能防范被骗。
  钮文异提醒消费者,遇到医疗广告不要轻信,要问“这是真的么”;要有核实意识,可以查看医学会对某些疾病制订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也可到最近的公立医院咨询医生,还可拨打“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咨询。
  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处处长冯立忠表示,目前需要在民营医院推广信息公示制度,由卫生监督部门统一制作,让患者进入医院就可以看到该机构的资质证明,以及每位医生的照片和合法行医资质。
  冯立忠说,就诊要注意保存病历本、处方和缴费发票3种证据,一旦出现问题可凭这些证据举报和索赔。“不提供或提供的病历、发票等不规范的,就有问题,不要在这样的机构就医。”冯立忠说。
  吴亚兰等患者最终来到北京就诊,网上弹出来的“在线医生”起了关键作用。记者在网上搜索医疗广告发现,不少发布明显违法广告的网站都会弹出类似的对话框,还展示在线医生的照片和各种名头,用对话框交流没几句话,对方就会千方百计想获得电话、QQ号等联系方式,如果看咨询者不太可能去就诊,立刻下线不搭理了。
  业内知情人士表示,这些人是医院聘请的业务员,通过诱骗患者就诊拿提成,患者千万不要相信。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