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当心“无症状高血压”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3-01 12:25:21 热度:1111

本报驻中大医院特约记者 钱钰玲

  专家小传
  汤成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计生委介入(冠脉)培训基地导师

  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历来是威胁生命健康的“重磅炸弹”。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高血压变得越来越狡猾,甚至无声无息地突然来袭。
  今年40岁的张先生就“中了招”。他从小身体壮实,平时很少去医院,偶尔会有点头晕、头痛,也只当是疲劳引起的。最近一次体检,一测血压竟然高达200/120毫升汞柱,着实让他捏了把汗。张先生感到很奇怪,自己平时身体挺好的,没哪里不舒服,怎么血压却高得吓人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汤成春提醒,一般人如果血压高了,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如头晕、头痛、易疲劳、心悸等,但也有很多患者的血压是一点点上升的,在缓慢上升的过程中,人体已逐渐适应了这种变化,因而会出现血压明显升高,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特殊表现。比如张先生,他的血压值已经相当高了,如果一直没有察觉,不加以控制,一旦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很容易诱发意外。
  汤成春进一步介绍,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和血压高低成正比,没有明显的症状并不代表不严重或者没有疾病,有时甚至可能更危险。这是因为,“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忽视自己的病情,等到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才发现并开始治疗。这种“无症状高血压”,就像一个隐蔽的定时炸弹,不知不觉中啃噬着你的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后果不堪设想。
  值得警惕的是,中青年人已经成为无症状高血压的“后备军”。汤成春表示,心脏疾病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根据近一年以来的门诊患者观察到,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仍是主流,占到一半以上。但是,中青年人所占比例增长很快,已逼近40%,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也不在少数了。这和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很多40岁左右的患者普遍肥胖,喜欢吸烟喝酒,应酬多,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
  对于这部分危险人群,专家提醒,病程较短、血压值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先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要节制,少糖、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加班、熬夜;抽时间做运动,少开车、多步行,每天可以提前一两站下车,然后走一段路上下班;戒烟戒酒、排解压力,以免影响血压的控制,加重病情。如果一个月以后血压还是无法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最好用药治疗了。可以先选用小剂量的降压药,定期监测,根据血压情况灵活调整;血压较高的患者,特别是症状不明显的人,更要定期复查、坚持治疗。此外,家中最好备个电子血压计,做到对自己的血压心中有数。▲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