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专家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园地 > 专家论坛
赵继宗:别再轻信“大师”秘方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2-12 10:03:36 热度:2654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赵继宗

  专家小传
  赵继宗,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执行院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大夫,经常有人问我,应该怎么预防脑血管病。其实,不管是预防脑血管疾病,还是心血管疾病,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最基本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平日饮食少油、少盐、多运动等。但我觉得在脑血管疾病领域,有一种现象需要提醒,即被“过分担心”的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没那么可怕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分叉处的囊性突起,体积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一旦发生破裂会危及病人生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我国还没有CT和核磁共振等设备,很难发现脑动脉瘤。当时为了提高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警惕性,脑动脉瘤常被比喻为“定时炸弹”,可能随时破裂,提醒病人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一定要行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及时治疗,避免再次出血危及生命。
  现今大家都非常重视日常体检,很多检查单位将CT脑血管造影和磁共振造影都被列入了常规体检项目。检查手段的更新、医生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脑动脉瘤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不少人拿到写有“可疑动脉瘤”或“动脉瘤不除外”的结果时,都非常害怕。其实,那些无症状、还没破裂的脑动脉瘤并没那么可怕。
  脑动脉瘤是良性疾病,如果从未破裂过,只需要微创手术或介入治疗就可以治愈。甚至有些脑动脉瘤,连手术都不必做。比如偶然发现、没有临床症状、生长在海绵窦内的动脉瘤,就不需要立即治疗,因为出血的机会很小。贸然手术,反而有可能导致失语或偏瘫等后遗症。为了尽可能避免脑动脉瘤的错误治疗,在查体或其他偶然情况下发现未破裂的脑动脉瘤时,一定要到专科医院找专科医生,审慎对待,不要贸然手术。
  慢性病才更要重视
  与对待动脉瘤的态度相反的是,体检中本来应该重视的问题却被老百姓忽视了。比如,有些人就不觉得高血压是病。我在门诊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我问他:“您血压高吗?”,病人回答:“血压不高,有时170/100毫米汞柱。”再问按时吃药了吗?病人说:“头晕了吃,头不晕就不吃了。”
  还有一些病人,知道自己身体有问题,仅求助于药物,却不肯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少人在体检时查出脂肪肝,医生告诫他,不要再喝酒了,可他就是做不到,或者寻求减肥偏方。可他从来就没想过,明明不需要花钱就能控制的病情,却非要花钱开药解决。大家要知道,药物是个双刃剑,可以治疗疾病,但同时也有副作用。
  现在慢性病的发病率很高,但其实,对于慢性病,只要在日常生活习惯上多注意一点,就能有所改善,至少也能保持病情稳定不发展。所谓“吃贵药、吃好药”并不是上策。更何况,贵的不等于就是好的,能治病的药才是好药。
  “大师”秘方千万别轻信
  时下,各种媒体健康节目越来越多。在这些节目里,通常都会推出很多“养生大师”介绍一些保健养生的方法,或是所谓的秘方。由于简单易操作,这些秘方也受到了很多观众的热捧。临床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患者宁可花大价钱买些秘方也不肯吃医生给开的药,到最后延误了病情,耽误了救治,非常可惜。秘方到底有没有用?我觉得,除了公认的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其他很多所谓的秘方可能都是个人经验,个别的甚至还是歪理邪说,已经被打倒的张悟本,就是一个例子。
  医学是循证科学,一种药物或一个治疗方法是否有效,需要大量病人的临床试验予以证明。所以,老百姓在听、看健康节目时,自己也应该有所思考。比如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也有人说,经常爬山会伤害膝关节,两者看起来就是对立和矛盾的,到底哪个更可信,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可盲目听之信之。▲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