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1-13 14:22:56 热度:930
刘茂林,男,1937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金匮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
主编《金匮阐要》《高等中医应试指南(针灸学)》,参编中医论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临床近50年,以治疗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特长,创立新方近20首,治疗胃脘痛的“三花四消饮”便是其中之一。
组成:代代花8克,厚朴花8克,玫瑰花10克,太子参15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炒神曲15克,焦山楂15克,炒槟榔10克,生麦芽30克,炙甘草8克。生姜3片,大枣4枚为引。
功能:补脾消胀,理气止痛,降逆止呕,增进饮食。
主治:胃脘痛,见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中医辨证多为脾胃气虚、肝郁气滞、湿阻中焦、胃气上逆之纳呆、胀满、疼痛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5小时各服1次,每次250~300毫升。
方解:三花(代代花、厚朴花、玫瑰花)性味苦平或甘苦性温,气香浓郁,皆具升发之气,均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降逆除满、增进饮食之功;应特别指出的是,玫瑰花的活血行气之功,在本方中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应注意三花入药皆宜后下,否则影响疗效,不可不知。
四君子汤(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和胃除湿,以应脾胃气虚的主要病机。本方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用了太子参,以避它参有助胀满之嫌。
四消饮(炒神曲、焦山楂、炒槟榔、生麦芽),为笔者自拟常用消导方名,四物皆为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理气和中、增进食欲之品。
以上三组药物合之,共奏补脾消胀、理气止痛、降逆止呕、增进饮食之功。
加减运用:烧心吐酸者,去焦山楂、炙甘草,加浙贝母10克,煅乌贼骨30克;中焦湿盛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寒热错杂者,加姜黄连6克,吴茱萸3克。
大便溏者,去厚朴花、炒槟榔,重用太子参30克,炒白术30克,再加煨诃子10克,煨肉蔻8克,车前子15克(包煎);纳呆严重者,加炒鸡内金15克,炒莱菔子10克;有糜烂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去炒槟榔,加凤凰衣10克,炒山药30克,制乳没各6克。(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叶险峰 刘明 整理)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19
2025-01-17
2025-01-16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