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医疗机构有望建养老床位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3-12-11 23:11:23 热度:955

  新京报讯 (记者闫欣雨)北京“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将有重大突破。今后,北京市将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并推动全市9000多家医疗机构建养老床位。
  30余养老院设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医疗和养老结合问题”将是未来北京应对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业特别注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医疗机构要提供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也要拥有更好的医疗服务。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卫生管理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目前北京市400多家养老机构中,有30余家养老院内设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老人看病可享医保报销。
  已推动医院直接参与养老服务业
  李红兵说,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无疑会让养老床位的功能得到极大提升。事实上,推动医疗机构办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初衷也是为了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
  据了解,2012年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9800多家,其中医院60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97家。和门诊部、卫生院相比,它们更具备举办养老床位和机构的资金、人员等实力。
  这2500多家医疗机构中,即使只有50%参与举办养老机构,平均每家兴建20个养老床位,全市也将新增2.5万个具备高质量医疗养护功能的养老床位。
  李红兵表示,目前民政部门已开始推动医院直接参与养老服务业。届时,医院空置的床位、富余的人力,都可以用于老年照料。医院兴建、运营养老床位,也都有望获得政府补贴“同城待遇”。
  ■ 追问
  医院建养老床位难在政策
  目前,全市有8万多张养老床位,一方面距离满足260多万户籍老人中4%入住养老机构的目标还有距离,另一方面是入住率偏低,大约有30%床位空置,有的入住率甚至只有不到50%。
  排队住不进去和空置50%的养老机构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服务能力,尤其是医疗服务能力。李红兵说,现有养老床位确实存在服务能力的结构问题,而医院举办养老床位、养老机构的最大难处,不是资金和人员,而是政策。现有政策下,医院没有资格提供养老床位。
  目前,北京的户籍人口老龄化比例为20.3%,大约20年以后,这一比例会增加至30%以上,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