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12-04-01 10:22:48 热度:1247
一批顶着“蓝帽子”的不合格保健食品,是如何通过审批的?经调查发现,企业大都通过中介机构来申报。29日,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咏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种情况确实不假。审批环节“卖猪仔”、保健品批文被层层出租等乱象十分严重。
中介代理层层“卖猪仔”
“保健品首先在审批环节就十分混乱。”张咏说。
根据国产保健品的注册流程,先是初审,即由省级药监局形式审查并予受理,省级药监局提出审查意见后,经检验机构检验,然后国家药监局审查并作出决定,最后由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将决定送达申请人。
但往往在初审的时候,省级药监局就会叫企业去找某某中介代理公司,给出的理由就是:“审批所需资料很复杂,企业不够专业”。“而事实上,这些中介代理公司就跟药监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张咏告诉记者,在广东省就有超过30家这样的中介公司专门帮企业做保健品批文申报,而90%的企业都是通过这些中介公司成功拿到“蓝帽子”批文。
张咏表示,这些中介公司最大的“功能”就是能买通专家,以降低审批标准,让企业尽快拿到产品批文。但由于初审后还需要国家药监局审查,因此往往是“省级”的中介公司负责搞定初审,到了国家审查阶段再将“案子”外包给在北京的“国家级”的中介公司,也就是俗称的“卖猪仔”。据悉,由于需要层层公关,被层层“卖猪仔”,因此一个“蓝帽子”申报下来企业需要花费20万元-30万元,有的甚至上百万元。
而中介公司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帮企业“插队”,用最少的时间拿到批文。根据申办流程,成功申报需要大约半年,但实际上由于申报企业众多,往往要等上两年,而通过中介公司则可以提前到1年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一年只有几个保健品获审批,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以千来计算的,企业都要排队。”张咏说。
“蓝帽子”批文层层出租
一个“蓝帽子”申报下来后,才是混乱的开始。保健品批文被层层出租,“一号多用”的现象在业内十分普遍。
张咏坦言,每一种产品在申请生产批号的过程都要花费很大的人力、时间、金钱,而直接套号则“免了一切”。“有的企业申请了五六十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他们自己并不生产,而是将这些批准文号租赁给多家山寨厂使用,每年收取8万-10万元不等的转让费。”
张咏表示,企业之所以如此胆大,主要还是因为药监部门监管不力,而即使被发现了违法成本也很低。“保健品即使质量再差最多只是没作用,也不会吃死人,因此企业就毫无顾忌,被发现后罚款也不算高,只要及时交上罚款,便再无任何后续影响。”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6
2024-12-30
2024-12-12
2024-11-30
2024-09-25
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