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10-15 16:01:16 热度:998
——记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彭春峰
通讯员 王 琪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民权医院”揭牌。
民权县委书记王仲田在该院视察指导工作。
该院移动结算车在病房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民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黄河故道,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全县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总人口约86万。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所医院。
那是一所老百姓信任的医院!
那是一所勇于改革和创新的医院!
那也是一所有着健康的发展态势、强劲的发展趋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的医院!
民权县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彭春峰就是这所医院的领头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才是硬道理。”彭春峰这样对记者说。
探寻民权县人民医院近年来的发展之路,记者发现无处不呈现出传承和创新的足迹,而这正是彭春峰这位年轻院长所倡导的。
集团化运作
服务能力倍增
2009年以来,在民权县委、县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医院先后建成了东区医院,完成了对原县公疗医院、原县职工医院的合并,由一个院区扩大到了四个。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彭春峰结合医院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二综合,一专科,一中心”的战略发展规划(总医院、东区医院为综合医院,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糖尿病治疗中心),实行集团化的运作模式。
2009年,河南省卫生厅推出县级医院倍增计划,实施“五年百亿”工程后,彭春峰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申报项目,使医院成为该省第一批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单位之一,并以此为基础科学筹建了民权县人民医院东区医院。东区医院共占地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400张,总投资约1.2亿元,于2011年8月投入使用。东区医院以手术科室为主,设立10个病区,11间高标准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建成了河南省县级医院首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民权县首家健康体检中心。
医院将原公疗医院院区升级改造成为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于2012年5月投入运行。专科医院开放床位300张,建立了商丘市唯一一家脑血管病后遗症康复理疗中心,大大提高了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治愈率。
医院将原民权县职工医院升级改造成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现代化的糖尿病治疗中心,为周边群众及众多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服务于群众。
截至2012年底,医院建筑面积从2009年前的不足30000平方米增至85000平方米,床位数由不到600张增至1500张。医院规模、环境、设施与大医院差距在逐渐缩小,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群众无需出县即可享受到优质、高效、廉价的医疗服务。2012年,医院门急诊量31.8万人次同比增长59%,出院病人44196人次同比增长49%,手术11121例同比增长38%。
精细化管理
医院内涵精细化
彭春峰根据医院发展以及医改工作面临的新形式和新任务,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模式改革,逐渐掌握并建立了一套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措施,提出了更加注重发展的内涵质量、技术的规范提升、特色专科的建设、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即“四个注重”)的工作思路。
该院在河南省县级医院率先提出了建立“2+3+1”医疗联合体模式,依托三级医院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增强自身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向下与乡镇卫生院(一级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通过技术支持使县医院优势医疗资源下沉。2013年6月26日,该模式正式启动运作,医院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民权医院”挂牌成立。8月份,医院已先后与龙塘镇卫生院、程庄镇卫生院签订了医疗联合体协议书。
通过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医院向乡镇卫生院派出数名业务骨干参与临床指导工作,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技术指导等形式,积极推广应用适宜医疗技术,并免费接收乡镇卫生院医药护技及管理人员进修学习,提升乡镇卫生院整体诊疗水平。
此外,医院还充分利用医疗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全县远程会诊中心、全县心电图网络中心,以及正在建设的覆盖全县乡镇卫生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和就诊患者信息数据库,使全县广大群众就近就地即可享受到县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中率先实施综合目标管理。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季度进行动态考核,对各科室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细化、量化,增强了管理的可控性,全面提高了各科室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建设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不断改善护理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推出了护理服务新举措,实现了医院优质护理病区全覆盖。2011年,医院荣获“河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医院先后投入500余万元用于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建立并完善了LIS系统、PACS系统,并在全县率先实行了电子病历系统、门诊一卡通系统。目前,河南省最为先进的手机医护无线查房系统和OA自动化办公系统也已在该院开始运行。
更新理念破难题
医院后劲不断增强
为增强医院发展后劲,彭春峰院长着力破解人才储备不足这一发展难题,使医疗技术水平跟上基础设施倍增发展的速度。
2011年以来,按照省级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医院对急诊科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建设了全新的急诊大厅,抢救室、治疗室、留观病房和EICU,已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为一体的完整急救体系。
此外,医院按照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标准,先后建设了ICU、NICU、NCU、CCU、RICU、EICU和PICU,已初步形成了涵盖医院各学科、各专业的一套较为完整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医院在全市县级医院率先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支架植入、肿瘤治疗射频消融术、腹腔镜微创手术等新技术,其中6项技术填补了民权在此领域的空白。
从2011年开始,民权县人民医院分期分批组织临床科室中层以上干部前往河南省人民医院、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新技术、新项目,并与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建立了技术协助关系,定期邀请他们的专家到该院指导工作和开展讲座。
医院改革绩效分配机制,将绩效工资发放大幅度向临床一线倾斜,努力做到用事业留住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用机制留住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既保证了技术骨干的利益不受损失,又充分发挥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创新服务模式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彭春峰认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是要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因此,他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实施了“二个率先、四项举措”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个率先”:医院于2012年8月率先在河南省县级医院(商丘市首家)推行了“先看病、后付费,住院无需交押金”诊疗服务模式。为更加方便病人,该院创造性地将新农合、城镇医保以及住院收费处统一整合设立“出入院办理处”(四位一体),实行一站式服务窗口,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大大缩短群众出入院办理时间。医院自实施“先看病、后付费,住院无需交押金”诊疗服务模式以来,已使25000余名患者受益,由于患者用不交住院押金,免去了其一次性筹资的困难,大大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医院于2013年8月率先在全省卫生系统推出出院患者床旁结算服务。当医院出入院办理处接到病人申请后,在护士陪同下收费人员推着出院移动结算车来到患者床旁,办理出院手续。出院移动结算车配备有电脑、打印机、点钞机等装置,安装有移动无线网络设备,不超过5分钟病人就能拿到住院发票及住院费用明细清单。
医院通过“先看病、后付费”服务模式与出院患者床旁结算服务的无缝对接,实现了患者住院时不用交押金只需在出入院办理处签订一张协议书,住院期间由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统一配送药品,出院时在床旁集中结算的目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基本实现了“零等候”,最大程度地方便了患者就诊。
“四项举措”:开通了“一线通”24小时服务专线,要求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在10分钟内到场,及时解决故障或办理群众反应的问题。
实行了服务患者电话回访工作制度,要求各管床医生在患者出院七日内电话回访出院患者,为其进行康复指导,并将回访记录附入患者病历,提供跟踪服务。
取消了门诊挂号收费,民权县政府将此纳入政府为民办的30件实事之一。通过取消挂号费,既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节约了时间,每年还为患者节省资金50余万元。
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先后开展了“三夏义诊帮扶”、“学雷锋深入南华产业集聚区、”“学雷锋进千村联万户义诊”等特色活动。在2012年开展的“学雷锋进千村联万户义诊”中,医院共派出医务人员960人次,前往300余个行政村,义诊群众4万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45000余份,免费发放价值24000余元的药品,深受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辛勤耕耘,必将获得丰厚回报。在彭春峰领导下,医院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就医环境、医疗和服务质量等有了明显提高,医患关系获得极大改善,先后荣获“河南省县级医院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医改创新示范医院”、“河南省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首届创新优秀医院”等荣誉称号。
个人简介
彭春峰,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民权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任商丘市民权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2008年4月荣获“商丘市青年五四奖章”,2009年2月荣获“商丘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0年3月荣获“商丘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职工”,2010年4月荣获“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12月荣获“商丘市十佳党员教育工作者”,2013年3月荣获“河南省医改创新优秀院长”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22
2025-05-20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08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