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滥用药物 解热镇痛药是“重灾区”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9-25 23:58:17 热度:758

通讯员 禤影妍

  有老有小的家庭都会有个家庭小药箱,家人有个头痛脑热、风湿骨痛的,可以很方便从家庭小药箱里找出对症的药物“应急”。在家庭小药箱中,各种各类的感冒药和退烧药、止痛药占的比例最大,因为这些药物可以很方便地从OTC药房买到,自我用药也最方便、最有效。
  着凉感冒了吃点日夜百服宁,痛经了服片去痛片,类风湿关节疼痛剧烈吃点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除了用于镇痛外,还可能“匿身”于一些中成药、感冒药等药物中,如果患者不清楚药物的成分,自我用药时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治疗不同的疾病,或者分别在不同的医生处就诊,又没有让医生知晓其用药情况,很可能会出现解热镇痛药叠加服用的现象。此外,有的慢性病患者长期受疼痛折磨,为了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擅自加大止痛药的服用分量,从而导致不良现象发生。
  滥用镇痛药不良反应多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临床药学室主任梁智明主任药师介绍,前段时间曝出的“夺命退烧药”尼美利舒事件已让更多的市民重视滥用解热镇痛给孩子退烧的危害。但临床上发现,成年人虽发烧比孩子少多了,但各种各样的痛症却十分常见,他们滥用解热镇痛药的现象同样也比较严重,尤其是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等慢性痛症疾病的老年人,医院急诊科收到的不当使用解热镇痛药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屡见不鲜。“患者滥用解热镇痛后,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症状各不相同。有的来势汹汹,如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诱发中风、出现阿司匹林哮喘等;有的患者则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袭来,如发生胃肠道出血后可无胃痛不适的症状,仅仅出现黑便。”可见,解热镇痛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帮助病人消除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若使用不当甚至滥用,则解热镇痛药就是“温柔的刀”,有可能成为危害老年人的致命杀手。
  梁智明表示,临床医生对解热镇痛药的副作用都比较了解,多数医生都会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进行治疗,他们滥用解热镇痛药的现象不多。公众滥用解热镇痛药出现毒副作用主要见于三种情况:一是“家庭药箱族”超量服用或同时服用几种含有解热镇痛药成分的药物,以致导致药物叠加过量;二是病人身患多种慢性病在不同的医生处就诊,又没有告知医生此前就诊时医生开具了什么药物,使得医生们在没有通气的情况下开药“各自为政”, 病人服用超量的解热镇痛药却不自知;三是有的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他们对解热镇痛药非常敏感,如果用药后没有严密观察,有可能出现一触即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尤其是使用针剂的解热镇痛药,更易发生这种不良现象。
  如何做到安全用药
  要杜绝或减少滥用解热镇痛药,首先要提高“家庭药箱族”的安全用药知识。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统计,我国约有70%的家庭存在自我用药不当的问题,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为12%~32%,这些都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对于自我药疗知识的缺乏,并由此造成了很多不该发生的悲剧。
  梁智明认为,公众自我用药时应限于非处方用药,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和正确用法,而在医院开处的处方药物则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是患有退行性变的老年人多有腰腿痛、关节痛等老毛病,这些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不要养成长期依赖服用解热镇痛药的习惯。不得已需要经常服用解热镇痛药的患者,在使用含解热镇痛药时也应咨询医生,以免重复用药,同时,这类患者应特别注意观察自己的大便情况。
  其次,患多种疾病多处就诊时,应把前面就诊时医生开具的药物拿给医生看,让医生心中有数。
  第三,患者止痛不可求急,能用非药物疗法止痛的如针灸、理疗、药物外敷等方法,应首先考虑,药物疗法则首选口服,不要急于镇痛就迫切要求医生使用针剂治疗。此外,如果对解热镇痛药发生过过敏现象的患者应把过敏史告知医生,医生对易感者使用解热镇痛药时也应加强观察,严控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