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谨防慢性咽炎秋后“算账”

来源:保健时报 时间:2013-09-14 21:46:41 热度:689

    近年来,慢性咽炎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不仅老年人多发,青少年发病率也有增长的趋势,许多急性咽炎患者由于未能及时彻底治愈,便转而发展成为慢性咽炎,且大多数咽炎患者每到秋末冬初季节就会发作一阵子。人们经常发现,越是在人多的地方,咽炎患者越是憋不住地清嗓子,此举常常会引起其他人下意识地清嗓子反应。
    咽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呼吸、发声和食物下咽的主要通道。全身的神经系统及脑动脉、脑静脉都要经过咽喉方能到达人的指挥系统——大脑。所以过去常常把重要的军事要地称为咽喉要地,可见咽喉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咽喉发病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张伟大夫介绍说,咽喉发病会引起咽部诸多症状。如:咽部干燥、灼热、微痛、胀紧感;咽喉充血红肿、咳嗽、干咳无痰、有时咽喉中伴较强的黏液,常发出“吭喀”的声音;咽中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午后和劳累后加重;有的表现为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长期的刺激性干咳有时会引起黏膜出血,咳出或咳出带血的分泌物。萎缩性咽炎患者,有时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咽部各种不适感是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且症状因人而异,有时候甚至引起全身不适。
    张伟分析咽炎的病因时指出,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及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烟酒过度,旅途疲劳,空气污染,有害气体刺激,过敏体质或全身性慢性疾病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都可引发咽炎。因此,秋末冬初气候突变、空气干燥时节是咽炎的高发期。由于鼻咽是人体顶端,常规药物难以浸透鼻咽的病变部位,药物无法供应到病灶就从体内排出去了。
    张伟大夫认为,慢性咽炎以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中医辨证可分为肺肾阴虚、肺脾气虚、痰热蕴结等症,治疗上按病情不同分别予以养阴清肺、补肺健脾、清热化痰的药物,达到养阴消热、滋阴降火、升清降浊、引火归源,标本同治的目的。中成药如复方四季青片、六味地黄丸、参芩白术散、清气化痰丸等,均有一定疗效。(文/朱殿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