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医改路上的拓荒者 从“一把刀”到“一把手”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9-13 00:37:19 热度:2405

—记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周业庭

文/杜长明

沭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周业庭

周业庭院长以身作则,担当医院志愿者为患者服务。

图为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外景。

  虞姬故里,花乡沭阳。在丰饶的沭阳大地上崛起的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是苏北规模较大的三级综合性非营利性医院,是全县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基层扶持和急救中心。沭阳县人民医院走过了77年的峥嵘岁月,尤其是2003年改制以来,医院充当了宿迁医改的排头兵,在医改的大潮中奋勇前行,实现了“三级跳”:2008年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搬迁新址,2012年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医院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腾飞之路。
  沭阳县人民医院之所以有辉煌的今天,是因为她有一个敢于“吃螃蟹”的领航人、在医改路上敢为天下先的拓荒者——院党委书记、院长周业庭。
  从“一把刀”到“一把手”
  受在医院工作的父亲的熏陶,周业庭小时候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当医生。理想终于成为现实,1981年他考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医学院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的沭阳县人民医院当外科医生。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农村长大的周业庭见惯了老百姓求医治病的艰难,他决心做一名德技双馨的好医生,为老百姓解除疾苦。他从基本功练起,例如练打结,他开始从猪肚、猪肠练起,直至练到在豆腐上打结能够得心应手。他潜心学习,晚上12点就寝,早上5点起床是他多年养成的生活规律,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和技能基础。1990年他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进修,入院考试得了第一名。之后他又先后三次到省人民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学习腔镜微创技术。技能不断提高和巩固,手术10000余例无差错,尤其是腔镜手术1000余例没有并发症。为了让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颈部不留疤痕,他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达到了美观的效果。由于他的医疗技术娴熟,一些妇科肿瘤病人、泌尿外科的患者也慕名要求他协助手术。他担任着《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现代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内镜杂志》和《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编委,被推选为宿迁市外科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成为当地普外专业的领军人物,在沭阳乃至整个宿迁地区被人们称为“周一刀”。
  今天的沭阳,经济发展迅猛,已领跑苏北。而在上世纪末,沭阳作为拥有180万人口的大县,是江苏省最贫困的地方,政府没有财力向医院拨款,所有的乡镇医院连年亏损,濒临倒闭,纷纷先期改制。县人民医院也是入不敷出,净资产仅有2300多万元,举步维艰。2003年3月底,县委、县政府果断地做出了决定:县人民医院以拍卖的形式进行改制。在所有的投标者中,最后他以1.015亿元的价钱拍得医院产权,一夜之间,从“一把刀”变成了医院“一把手”。
  周业庭竞拍医院,大家都感到意外和吃惊。印象中,外科主任周业庭是个在专业上苦苦追求的人,别人买医院是为了赚钱,而他是人人皆知从不拿回扣、收红包。对于买医院的原因,周业庭坦诚地说:“因为体制的原因,在公立医院做医生时,很多事情想做却做不成。我要用自己创业的热情,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把经营医院当作一番事业来做,给想干事的人以平台,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华丽转身“三级跳”
  2003年4月,周业庭接手沭阳县人民医院。作为江苏省第一家被拍卖的县级医院,也是全国第一家被拍卖的同类医院,这个院长如何做?前无古人。于是,管理学的书籍占据了他的书桌,他晚上房间的灯光熄灭得更晚了,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现代医院管理MBA研究生班的学习,继而又接受了E-MBA课程的培训,逐步弄懂了金融、会计、财务、经营、法律等有关知识,管理素质得到提升。做好一个医生是一个点,带好一个团队是一条线,管好一家医院是一个面,有了这个“点线面”的理解,他的思路开阔了,可以运筹帷幄了。
  改制之初,百废待兴。当时的沭阳县人民医院还是一家二级乙等医院,在沭阳,同类医院甚多,因为已经全部民营化,竞争异常激烈,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建章立制,稳定大局之后,周业庭寻找到了医院发展的突破口,那就是提升医院的内涵质量,瞄准二级甲等医院的目标,建设好老百姓放心满意的人民医院。他不辞劳苦,一趟趟地跑南京、苏州、徐州,寻求支持与合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医院成为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技术支持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医疗协作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对口支援单位、徐州医学院教学医院。10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每周都有两天时间派出5~6位专家来医院坐诊、查房、手术、会诊、教学、讲座,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专家常年在医院对口支援。医院迈上了正规发展的道路,医疗质量稳步提升,2008年7月,医院顺利被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在医院发展史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医院的发展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发展的潜力得到挖掘,被江苏省卫生厅定为重点联系医院。
  周业庭院长高瞻远瞩,思维紧跟时代的步伐,有着自己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敏感度和新颖度,在关键时刻能够科学决策,彰显着他的睿智。随着沭阳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城区版图东扩南延,周业庭认为医院发展的新机遇来到了,2009年,他提出了医院搬迁的设想,把医院迁到距老城区8公里的县城东部。这一想法遭到了绝大多数职工的反对,道理很简单:老医院位于老城区中心,位置得天独厚,而新址距离城区8公里,老百姓就医不方便,病人会减少,影响医院的收入,况且投入巨大。而周业庭又有他独到的见解:沭阳城市东扩南延,建设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必须要有配套的现代化医院。沭阳众多二级医院都集中在老城区,老医院虽然能够算上其中“老大”,但仅能容纳四五百人住院,而平时的住院病人却在千人左右,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周业庭的设想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作出了举全县之力支持县人民医院搬迁的决定,把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列为全县的重点工程。
  沭阳县人民医院新院2009年9月1日举行奠基仪式,2011年6月23日完成整体搬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东方神话,难怪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王虹对此评价说:“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沭阳速度’”!新院坐落在沭阳县东部新城区迎宾大道9号,占地面积197.35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260张,可开放床位1500张。医院采用现代医院设计理念,医疗区采用“王”字形布局,将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依次摆开,体型简洁,功能紧凑,流程合理,门急诊楼部分采取弧形造型,体现出医院的现代感和人性化特色。还设立了独立的传染病楼,可以承担全县乃至周边县市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新院配有节能环保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地上、地下停车场的车位和病床按照1:1比例配置。
  好马还须配好鞍,新院要有新设备,医院添置了GE—Hdi1.5T磁共振,GE宝石能谱二代动态500排螺旋CT,GE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GE—DR、医科达直线加速器,飞利浦I—33三维心脏彩超、心脏消融射频治疗仪、椎间孔镜、玻璃体切割仪等价值1.5亿元的大型尖端设备。其中,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有43台(套)。
  医院搬迁后,为方便城区病人就医,医院安排了12辆空调大巴车往返于医院和城区之间接送病人,也方便了上下班的职工。按照政府新城建设的统筹规划,新设的公交车终末站、沭阳汽车东站、农村公交站和县人民医院近在咫尺,老百姓没有就医不便的感觉。相反,医院的120出车方便快捷了,医院出门是迎宾大道,东边是205国道,西侧有高速公路,救护车行驶通畅无阻,比在老城区便捷多了。原来反对医院搬迁的职工对周业庭院长心服口服,不能不佩服他眼光的长远和决策的英明。
  就像下棋,高手将全盘走势都放在心中。在医院运作上,周业庭可谓棋高一筹。设想迁址之初,他就有一个长远的想法,晋升三级医院和创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如果“蜗居”在老地方,受床位数、人均面积等限制,没有资格创建三级医院。所以,新医院就是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标准设计建设的。
  创建三级医院,硬件设施基本具备,主要的是抓内涵建设,在医疗质量控制、人才队伍建设、优质服务、医院文化等方面下功夫。比如在提升优质服务上,周业庭提议启动“志愿者服务在医院”活动,他身先士卒,职工都当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在门诊、急救中心、病区上岗,为病人导医导诊,解难答疑。身披绶带的志愿者在各处流动,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志愿者服务,增强了职工为患者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拉近了医患的距离,促进了医患关系的温馨和谐。
  2012年5月10日,是沭阳县人民医院里程碑式的日子,医院被批准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铸就了沭阳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辉煌,完成了十年医改创辉煌“三级跳”中最漂亮的一跃!
  八千里路云和月
  问周业庭院长,医院改制之初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人!
  人是一切活动的希望所在,是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沭阳医改后,民营医院犹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许多医生心浮气躁,稍有不如意就抬腿走人。这让周业庭大伤脑筋,紧急的时候,他也曾请省人民医院的老师专家们来临时救驾。经过人才短缺的阵痛之后,他坚定了一个信念:医院要发展,要强盛,必须要有人才队伍的支撑。因之确立了“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的办院宗旨,制定了“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必须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的人才战略。
  民营医院人才流动的不确定性既是弊端,也是机遇。医院有了用人自主权,通过各种媒体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选拔高端技术人才,许多来自黑龙江、河南、湖南、湖北、山东、青海、浙江、陕西及云贵川等地的1000多人报名应聘,医院择优录取,充实了医院人才队伍。对于报名而没来应聘,且查看资料确实优秀的,周业庭决定亲自考察、拜访。
  2010年4月,新医院的建设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周业庭仍决定出去“挖人”。 4天的时间,不辞劳苦,日夜兼程,披星戴月,驱车8000里,跨越5个省,引进了两个高端人才,可见周业庭院长求贤若渴的心情。对于沭阳周边的高端人才,他有时三顾茅庐、四顾茅庐地去谈,诚意感动了众多的专家学者,纷纷加入到了沭阳县人民医院创业的行列。谈起医院引进的人才,周业庭如数家珍:显微外科专家朱宝林已经挑起了业务副院长的重任;烧伤整形科专家王庆明是个难得的省级领军人才;眼科专家梁玉伟的玻切术在江苏省排名前十,在苏北数一数二;脊柱外科专家刘加元德艺双馨,被评为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多项技术达到了三甲医院的水平,并率先在苏北地区开展了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儿科专家黄锦翔创建了宿迁地区第一家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放疗专家姚型峰把医院的放疗技术带上了一个新台阶;肝病专家宋吉奎开展了人工肝技术……专家带动名科,名科成就名院,医院有11个科室成为宿迁市的重点专科和学科,知名度享誉苏北。
  值得一提的是,脊柱专家刘加元主任刚到医院时,住房一时不好解决,周业庭院长就让他们一家人住到自己家里,这让刘加元非常感动。如今,医院发展了,实力雄厚了,医院为专家们租了房,在医院宿舍楼没有建好之前,医院在附近的梦溪小区购买了面积148平方米的44套专家公寓,让专家安家乐业。
  除了引进高端专家外,周业庭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每年都以优厚的待遇招聘研究生。在医院的中青年人员中提出了50人的“青苗计划”,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医院职工由2003年改制时的500多人发展到了1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2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0人,外籍专家2人。科研也是硕果累累,科研成果连续多年占全市医院三分之一以上,论文居全市医院之首,获得宿迁市二级以上医院综合考评“七连冠”。
  一片冰心在玉壶
  人们都很关心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产权问题,对于这个敏感的话题,周业庭并不回避,对此,他有一个独到的阐述:从形式上看,民营非营利性医院产权归个人所有,应该是私有化的医院,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非营利的性质决定了不能分红,对其资产的自由处置也受到极大的限制,产权变更要经过政府的同意,产权拥有人不能自由买卖产权。这样的话,医院的资产还是社会资产。因此,沭阳县人民医院的改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有化,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社会化的医院。
  这是“沭阳模式”的精髓,更是这个模式设计者的高明之处。这个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政府和医院形式上的产权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医院搞好。而把医院搞好,就是把民生工作搞好。“沭阳模式”虽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私有化,但其产权是清晰的,这就决定了产权拥有人要为医院负完全责任,这就是体制机制转变后的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我必须尽职尽责把医院办好。民办非营利医院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公益活动是我们的天职,我办医院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从一开始就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医院不论是民营还是公立,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老百姓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人民医院永远都是人民的。
  这完全与他当初制定的医院愿景相吻合:创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保健于一体的标准化、科学化、职业化综合性现代化医院集团,成为政府放心、百姓信任、员工满意的医院。
  周业庭坚守关注民生、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肩负社会责任、坚持公益、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服务宗旨。从2011年以来,医院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开展“送医村村行,健康进万家”活动,为全县10万多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启动为35至64岁年龄段农村妇女的“两癌”免费筛查活动,医院加入了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组织,成为苏北地区首家中华粉红丝带爱心传递指定合作单位。
  沭阳是一个农业大县,大部分人口在农村,沭阳县人民医院为构筑农村三级医疗网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医院与24家乡镇医院、5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帮扶协议,结成集团医院,托管了韩山、刘集、桑墟3家医院并建立了分院,派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检验科、麻醉科、影像科等科室的专业人员对口支援,使基层医院的能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了县医院三级医疗网的龙头作用。
  沭阳县人民医院改制10年,资产翻了几十倍,对于周业庭来说,是辉煌的10年,也是很辛苦的10年,用“日理万机、呕心沥血”来形容他并不为过,为医院的发展,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建设新医院,很多事情他都要亲自考察,电梯用哪家的?空调选什么牌子的?电视机选哪种?……看好产品,讨价还价。据粗略估计,新院建成,比市场价少花3亿元之多。
  为了医院的健康发展,避免家族化,周业庭10年来坚持做到“两不”:家人和亲戚不进入医院工作,不和医院做业务。他弟媳没有正式工作,找他想在医院安个差事,他拒绝了。又找他想做一个药品的代理,他没有同意,并且还和医院进销药品的人员打招呼,谁采购了他弟媳代理的药品,就处理谁!弟媳见他如此不近人情,有点恼怒了,质问他:三哥,为什么别人能做,我不能做?他幽默地说:就因为我是你三哥啊!慢慢地,家里人从对他的不理解变成谅解了。
  2010年夏天是新医院建设最紧张的时候,他每天吃住在工地,小汽车成了他的办公室兼卧室,在35℃的环境里,蚊虫又多,只能穿上长衣长裤来对付,困了,就在车内打个盹。一天,他突然感到小腹疼痛,小便火辣辣的,带有血丝,身上发抖。作为医生的他知道是喝水少,尿路发生炎症了,没有时间输液,就吃抗菌药,吃了两天没有效。这时还必须出差去扬州,到了扬州就小腹疼痛难忍,浑身打颤,躺在床上缩作一团,把随行的司机都吓哭了。夜里发起高烧,只好到医院挂水,检查发现前列腺肿大,还有个阴影,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高达36(正常小于6),怀疑是前列腺癌……
  2010年9 月8日这天,可以说是他至今心情最阴暗的一天,他躺在外地的医院里,癌症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医院的建设正处在关键的时刻,如果真是患了癌症,工程能不能按时完工?应该让谁来接替工作?医院以后的发展会怎样?政府对自己寄予那么大的期望,可自己的身体却不争气……这时,他又猛然想起,在外地工作的二哥今天陪父母去北京旅游,几天前说好他到机场去送的,可这次又食言了。这些年来自己在工作上忙忙碌碌,对于两个年迈的老人没有怎么尽心,想起心里就酸酸的。他马上拨通二哥的手机,告诉他们自己出差了,不能去送他们了,为了不给他们添心思,他没有把自己生病的情况说出。过去遇到再大的困难,工作再忙再累,他都没有流过泪,可这次他流泪了,他感到愧对家人……
  还好,上帝只是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治疗了十几天,烧退了,小便正常了,前列腺上的阴影也消失了,原来还是劳累过度,饮水过少,抵抗力下降招致的尿路感染。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在三级医院创建的时候,疾病又来找他的麻烦了。一天早上他醒来,睁开眼竟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过了好久才能看到东西,他知道眼睛出事了。可医院的事情太多,他没有去检查。过了几天,开办公会时,几个副院长发现他眼神不对,他才道出实情,在大家的逼迫强制下,他去做了检查,结果是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因用眼过度所致。经休息治疗有所恢复,但一旦劳累就复发,现在已经复发5次了,看文字感到吃力,很是让人忧心。
  周业庭也有很多荣誉:江苏省优秀院长、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宿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宿迁市优秀科技专家、宿迁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宿迁市医院管理先进工作者、宿迁市劳动模范,获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宿迁市人大代表。这些荣誉都凝聚了他的心血,诠释着他对卫生事业的玉壶冰心。
  发展才是硬道理。周业庭认为,医疗意味着医院有今天,科研意味着医院有明天,教学意味着医院有后天。创建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了他下一个奋斗的目标。
  十年改革,十年求索。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慷慨壮歌。周业庭院长探索出了一条医改的“沭阳模式”,当前,他依然以他的真知灼见,雄才大略,坚持 走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之路。他作为一面旗帜,带领1200多名追求卓越的沭医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向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三级医院迈进!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