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张献怀:有些脑卒中藏得深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8-16 10:59:33 热度:1234

本报驻解放军304医院特约记者 张献怀

  预防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重要保健功课。但是,除了我们熟知的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还有一种脑卒中“潜伏”很深,公众对其知之甚少,这就是腔隙性脑梗塞。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志文教授介绍说,腔隙性脑梗塞常见于中老年人,是大脑深部的小穿支动脉发生病变,形成血栓或微栓塞导致血管闭塞,最终形成腔隙性软化病灶。
  值得提醒的是,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来去匆匆”。由于病灶主要在微细血管,虽然梗塞多发但面积很小,不足以引起运动、感觉、认知功能的严重障碍,早期症状不明显,且诊治及时多数两周内可完全恢复。因此,该病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不少患者发病了就治,病好了也不注意预防,导致复发率很高。
  此外,腔隙性脑梗塞的潜伏期较长,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病。比如血压、血脂高的人,血液长时间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下降,小动脉很可能“悄悄”变硬变窄,逐渐发生闭塞。糖尿病、吸烟等对微小血管的不良影响,也是重要的诱因之一。此外,颈内动脉出现斑块、狭窄等病变时,同侧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几率也会大为增加。
  遗憾的是,很多患者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机,致使病情加重或复发,甚至出现大面积脑梗塞,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腔隙性脑梗塞的早诊、早治、早防十分重要。根本预防策略是保持血压平稳,做到血压长期、稳定达标,积极控制高血压并发症。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保健,禁烟少酒、合理运动、规律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坚持定期体检,对心脏、血管、血脂等异常情况及时控制。▲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